2021年8月,凱萊英(002821.SZ)中報顯示,高瓴資本減持了其近50%的所持股份,幾乎一下帶崩整個CXO產業。在此之后,關于“CXO賽道前景如何的討論”持續發酵,而經過幾個月的起起伏伏后,昨日(11月16日),凱萊英發布公告稱:公司持續為美國某大型制藥公司的一款小分子化學創新藥物提供CDMO服務過程中,近日其全資子公司Asymchem,Inc.和吉林凱萊英醫藥化學有限公司與客戶簽訂了相關產品新一批的《供貨合同》,截至該合同簽署日,該產品的CDMO服務累計合同金額為4.81億美元,新的供貨合同經雙方簽字蓋章后已正式生效。
消息一出后,業內普遍推測該合作企業為輝瑞,合作產品應為輝瑞的新冠口服藥Paxlovid的原料藥。而就在同一日(11月16日),輝瑞也宣布:已向FDA遞交新冠口服藥Paxlovid?(PF-07321332+利托那韋)的緊急授權申請(EUA),該申請基于日前公布的II/III期臨床EPIC-HR研究中期分析數據。同時,輝瑞表示已經向包括英國、澳大利亞、韓國在內的多個國家開始滾動提交上市申請。
兩個重磅好消息,雙方似乎有意約好同時宣布。從4.81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30.73億元人民幣)的合同金額來看,這筆訂單對于凱萊英而言是不折不扣的大訂單,相比之下,凱萊英2020年總營收才為31.5億元,此筆訂單幾乎等于其去年一年營收。而受此消息提振,11月17日,凱萊英開盤一字漲停,報458.37元/股。
1、中國CXO/CDMO產業未來如何?
在高瓴減持凱萊英之前,CXO板塊整體已經連續幾年不斷走高,凱萊英是其中表現強勁的企業之一。據統計,從2016年11月以30.53元/股(前復權后為:22.08元/股)上市到今日(11月17日)以446元/股(前復權后)收盤,凱萊英的漲幅超20倍,即使是在醫藥板塊愁云慘淡的2021年,全年至今漲幅也超過了49%,市值早已沖破千億大關,成為第5家市值超過1000億的CXO企業。其余4家分別為:藥明康德(603259.SH/02359.HK)、藥明生物(02269.HK)、泰格醫藥(300347.SZ/03347.HK)、康龍化成300759.SZ/03759.HK)。
此前,受高瓴減持等風波影響,凱萊英一度跌到324.9元/股,但現億逼近新高。如今凱萊英接大單,讓業內對于“CXO/CDMO賽道的景氣度”的討論又熱了起來。
據浦銀國際研究部醫療行業研究團隊此前在接受新浪醫藥采訪時指出,CXO的景氣度還會維持較長時間,全球的CRO/CDMO行業的一大趨勢是產能向新興國家轉移,特別是轉移到中國。從宏觀政策來看:政策對創新藥的重視程度將越來越高,藥企對創新藥的投入也會越來越高,CXO作為藥物研發服務供應商將受益。全行業處于高速發展期,暫時沒有出現所謂的周期性。
從企業經營來看:CXO/CDMO龍頭2021年披露的上半年財報數據大部分都顯示,整體實現了強勁的增速,雖然有去年疫情下的低基數的原因,但主要由于項目推進到后期有乘數放大效應,藥明生物還因為承接新冠相關的項目實現較高增速。目前各家公司儲備的項目推進到后期都只是很小比例,因此遠還沒有到周期性頂部。而從市場空間來看,根據資料顯示,目前中國CXO/CDMO企業在國際上排名靠后,離國際CXO/CDMO還有差距,在規模上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除了IQVIA的市場份額超過5%,其他CXO/CDMO公司的市場份額均小于5%。
2、凱萊英未來潛力如何?
而拋開飽受詬病的高瓴迷惑資本操作外,未來凱萊英潛力如何?
據一位長期關注凱萊英的業內人士在接受新浪醫藥采訪表示:從增長潛力來看:凱萊英主營業務為小分子CDMO,CDMO主要分為小分子CDMO、大分子CDMO。該業內人士同樣指出,在小分子CDMO領域,由于中國市場對于歐美市場擁有人口勞動力優勢;對比印度市場,又有教育基礎、人才優勢,因此未來全球小分子CDMO市場一定會不斷向中國傾斜,也由此,目前全球小分子CDMO市場占有率不到2%的凱萊英,未來有望將全球市場占有率擴大到10%,擁有至少5倍增長潛力。
而在火爆前沿的生物大分子CDMO領域,凱萊英近年來也是動作頻頻。2020年,凱萊英在引進高瓴定增時表示將投入16.5億元投入大分子CDMO業務;2021年6月,在其港股上市列出的三項未來業務規劃中,兩項都重點提到了大分子CDMO業務,決心不小。而從產能來看:據悉,凱萊英2020年的固定值產達到16億的水平,目前凱萊英產能正在穩步擴大,計劃2022年完成翻倍。該業內人士指出,CDMO屬于產能依賴型業務,固定資產和在建工程的投入是保障未來訂單能力的重要因素。
對于CDMO產業的景氣度的判斷,最合理的方法是從產能擴張速度和利用率來判斷,靠財務指標判斷景氣度可能有延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