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是我國的四大國粹之一,是支撐中醫千百年發展的基礎。中醫講究陰陽平衡。殷和的平衡理論可以追溯到商朝(公元前1600-1100年)。
然而,近年來,中藥材質量安全問題頻發,不僅為中醫藥的發展和傳承敲響了警鐘,也嚴重危害了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飲片不合格:瞠目結舌
以中藥飲片為例,不合格中藥飲片數量驚人。
在福建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的2016年第三次藥品抽檢質量公告中,中藥飲片的比例很大,占不合格產品的88.23%,與不久前其他省份公布的不合格產品比例相近。
具體品種和不合格項目如下:
中國藥科大學知名教授曾公開指出,中藥炮制長期以來缺乏精確的規范,炮制操作的隨意性很可能導致有效成分的流失。
比如常山的根可以入藥,但質地較硬,不易軟化。傳統的炮制方法是用“潤”,即在藥材上灑水,但一次不能太多。需要反復多次才能保證藥材的有效成分不流失,這樣才能保證質量。現在很多炮制方法過于簡單,就是“泡”,一泡就是半個月,藥效完全喪失。
野生重樓,云南白藥最重要的原料,又名七葉一花,瀕臨滅絕。
更多的道地藥材多產于老少邊窮地區,種植者用各種手段增加產量。比如使用激素類農藥,產量可以翻倍,但藥效是否還是原來的藥效還有待考察。
由于中藥材的特殊性,很多藥材在產地加工時都有與飲片相似的加工規格。所以為了方便,很多藥材都是在產地直接加工成飲片,但是產地加工并沒有統一的管理和標準要求。一直是農民的傳統做法和自己的探索,沒有統一的標準和嚴格的監控。
假冒偽劣藥材雖然療效差,甚至有害,但在市場上是沒有問題的。——什么樣的商品能以什么樣的價格提供,其本質就是以假充真,以次充好。農副產品的下腳料、藥材的非藥用部分等。被一些藥材收購商低價收購,最后流通到市場。
這些品種經常“上榜”
通過抽樣統計,筆者分析了不合格的中藥材品種:地龍、紅花、白芍、皂角刺、蒲黃、柴胡、菟絲子、沉香、白鮮皮、山藥。
(蚯蚓)
是蚯蚓。地龍是我國重要的中藥材。
蚯蚓收錄于755-79000年收集的67種動物藥中。地龍具有清熱、鎮驚、通絡、平喘、利尿的功效。常用于肺熱高熱、昏迷、驚風、關節痛、氣喘咳嗽、少尿水腫、高血壓等。地龍還用于溶栓抗凝、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癌癥等領域。
地龍質量不合格的原因往往與重金屬超標和總灰分含量不符。
2017年5月,江蘇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曝出河北楚風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生產的地龍質量不合格,批號B505221。2016年,濰坊市坊子區仁康醫院因銷售質量不合格的地龍被通報。其生產企業為亳州市豪門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生產批號為141201。2017年,青海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互動土族自治縣中醫院抽檢中發現一批地龍(飲片)不合格。生產單位是安徽人民
2017年1月26日,國家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14批次藥品不合格通報,其中吉林敖東延邊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炎可寧片被列入黑名單,批號為1502001;2016年7月11日,萍鄉市食品藥品檢驗所發現吉林敖東延邊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炎可寧片質量不合格,批號為1407001。吉林敖東炎可寧不合格原因包括:檢出大黃酸,重量差異不一致。
藿香正氣水堪稱神藥,藥品說明書上寫著解表祛濕理氣和中。用于外感風寒、內傷濕滯或暑傷暑濕所致的感冒,癥見頭痛、胸膈脹滿、脘腹脹滿、嘔吐泄瀉;也適用于胃腸感冒患者。
筆者發現,7家企業生產的藿香正氣藥品不合格最多,分別是吉林黃正會藥業有限公司、四川王林堂藥業有限公司、湖南馬王堆藥業有限公司、吉林新會藥業有限公司、吉林跨海生化制藥制造有限公司、貴州安順西秀藥業有限公司、吉林華僑藥業有限公司
應加大處罰力度
中藥制藥企業質量問題之所以持續存在,是因為處罰過輕。這造成企業對產品質量重視不夠,藥品生產行業的僥幸心理尤為嚴重。如果他們連續犯錯,他們會被罰一點錢。
最近,國家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聯合多個部門,共同整頓生產不合格產品的制藥公司。本來只是罰款,現在還要接受司法部門的調查。中國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采取了更嚴格的審核機制,進行了多次飛行檢查,絕不手軟。
請中醫藥企不要只關注經濟利益,更要心存僥幸。中醫是中國的國粹。請各位同仁一定要嚴格按照GMP生產藥品,保護國粹。這樣中醫才能更好的走向世界,走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