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湯姆李。
自2019年和2020年在全球范圍內召回以來,H2受體拮抗劑胃藥Zantac面臨的爭議一直在持續。然而,關于這種藥物致癌風險的法律爭議似乎才剛剛開始。本周,葛蘭素史克、賽諾菲、輝瑞和勃林格殷格翰因銷售這種已存在數十年的藥物而卷入集體訴訟。
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的一家聯邦法院,法官羅賓羅森伯格(Robin Rosenberg)駁回了兩家公司提出的撤銷對前Zantac患者的醫療監控和賠償經濟損失的訴訟。這樣一來,幾家公司對Zantac提出的造成人身傷害的訴訟也可以繼續。這些案件可以追溯到過去對Zantac的調查。去年,由于在藥物中發現可疑的致癌雜質,美國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要求從市場上徹底清除Zantac的原料藥和所有仿制藥。
該機構在發布命令時表示,該藥物可能含有致癌污染物N-亞硝基二甲胺(NDMA),在溫熱儲存過程中會隨時間增加。去年,FDA表示,這可能“導致服用這種藥物的患者接觸到不可接受的雜質水平”。隨后,多家制藥公司開始在全球范圍內將這款藥物下架。
伴隨著致癌爭議,關于這種藥物的法律訴訟也接踵而至。早在2019年,甚至在FDA發布要求徹底下架的命令之前,一些律師事務所就起訴了這些品牌制藥商,指控他們誤導消費者對藥物風險的認識。在法院本周做出裁決后,原告律師在一份聲明中公開指責制藥商的非法行為。“有大量醫學和科學文獻將Zantac與N-亞硝基二甲胺聯系起來。此外,包括葛蘭素史克、賽諾菲、勃林格殷格翰和輝瑞在內的制藥商也涉嫌參與一項長達數十年的計劃,故意掩蓋與使用Zantac相關的內在危險和潛在風險,期望能夠追究其法律責任。”
對此,葛蘭素史克拒絕對訴訟發表評論。賽諾菲和勃林格殷格翰的代表表示,兩家公司“仍然對辯護充滿信心”。賽諾菲的發言人補充說,盡管Zantac確實含有過量的致癌雜質,正如FDA和歐洲藥品管理局最近宣布的那樣,但現有的科學證據不能完全說患者在服用這些過量的N-亞硝基二甲胺后將能夠致癌。
除此之外,Zantac仿制藥公司也面臨相關訴訟,但這些公司在今年7月贏得了一場重大勝利,當時羅森博格駁回了對相關被告制藥商的索賠。更令人震驚的是,據路透社報道,在訴訟判決宣布一個月后,一些仿制藥公司告訴法庭,他們計劃要求原告代理的患者支付辯護費用。
至于Zantac生藥的這些公司,他們可能在未來幾個月甚至幾年內面臨復雜的法律戰。在一份聲明中,原告律師表示,他們正在代表超過10萬名服用Zantac且現在患有癌癥的患者對幾家制藥巨頭提起索賠。律師表示,此外,全美各地還有數十萬人服用或購買過這種藥物。
從最初提起訴訟開始,隨著訴訟的進展,除了藥物涉嫌致癌之外,包括賽諾菲在內的制藥商還面臨著新的不透明指控。5月,原告律師指控賽諾菲在2019年銷毀了大量與Zantac召回相關的員工郵件。對此,賽諾菲的發言人沒有拿出任何證據進行反擊,只是口頭上說“沒有銷毀任何與Zantac訴訟有關的電子郵件的意圖。”
參考:賽諾菲,葛蘭素史克,輝瑞和勃林格必須面對Zantac集體訴訟律師,法庭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