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是傳統節氣中的“大暑”。天文和營養專家提醒說,大暑是一年里最熱的節氣,酷暑難耐,公眾要格外當心中暑。
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每年公歷7月23日前后是大暑,此時,太陽到達黃經120度。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比小暑還要熱,所以稱之為大暑?!对铝钇呤蚣狻飞险f:“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贝藭r,正值中伏前后,長江流域的許多地方經常會出現40℃以上的高溫天氣。
趙之珩解釋說,“大暑”期間之所以這么炎熱,是因為自入夏以來,地面上白天從太陽光中吸收的熱量多于夜間放散的熱量,熱量不斷積累,到大暑期間,所積累的熱量達到了頂峰,所以大暑節氣最為炎熱。
天文專家表示,大暑是雷陣雨最多的季節,氣候炎熱,酷暑多雨,暑濕之氣容易乘虛而入且暑氣逼人,心氣易于虧耗,尤其是老人、兒童、體虛氣弱者容易患上中暑等病。
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營養科主任李艷玲提醒說,為預防中暑,此時節應注意合理安排工作,注意勞逸結合;避免在烈日下暴曬;注意室內降溫;睡眠要充足;講究飲食衛生?!叭绻l現全身明顯乏力、頭暈、心悸、胸悶、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四肢麻木、口渴、惡心等癥狀時,多為中暑先兆。一旦發現有上述癥狀,應立即將患者移至通風處休息,適當地給些淡鹽開水、綠豆湯、西瓜汁或酸梅湯,會起到良好的效果?!?記者周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