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英國路透社發表了一篇關于亞洲人更要防糖尿病的報道。研究人員指出,亞裔美國人要比美國白人患糖尿病的幾率高。那么,我國糖尿病現狀如何,是否也需要著重注意及預防呢?
根據英國路透社近期報道的研究表明,亞裔美國人的體重雖比白人和黑人都輕一些,但是腹腔器官周圍的內臟脂肪比例卻較高,而這種脂肪正是Ⅱ型糖尿病的一個高風險因素。同時,研究人員強調,基因缺陷加上不良生活方式才是糖尿病發病的關鍵。
那么,我國糖尿病患病率現狀如何,是否需要特別注意預防呢?根據最新調查顯示,我國糖尿病患病率已從早年的2.28%一躍而跳到9.7%,預計今年糖尿病患者將接近1億,其數字之大,患病率增長之快令人擔憂。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我國成為世界上糖尿病人數最多的國家之一呢?
據專家介紹,亞洲不同國家糖尿病患病速率都在加快,但是如果細查原因的話,基因的缺陷恐怕難以確定,畢竟目前還沒有確鑿的證據能夠證明。就我國大多數糖尿病患者而言,不良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是導致糖尿病發病的重要因素。
此外,徐援也認為,改革開放后,由于中國人的物質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生活方式也逐漸改變,再加上食品的誘惑和工作壓力,導致患糖尿病的人越來越多。對于糖尿病知識的缺乏也是導致人們患病的一大原因。
那么,患者大多集中在哪個年齡階段呢?楊文英介紹,按往年調查顯示,老年人容易患糖尿病,但是在這次的調查中,我們發現,中年人患病的上升率很快,也就是說,越來越多的中年男性開始患糖尿病。專家認為這與中年男性的壓力、生活方式有關。
同時,徐援也指出,不良生活方式是誘因,糖尿病雖與遺傳有關,但膳食結構的改變、體力活動的減少也是導致糖尿病并發的誘因。由于物質的極大豐富,人們的生活方式日漸享受,缺乏運動,更容易患上糖尿病。很多糖尿病患者通常都比較肥胖,他們吃的多、消化的少,這就使身體產生了胰島素抵抗,胰島素無法很好地發揮調控血糖的作用,從而導致了糖尿病。
雖然民間一直將糖尿病稱為富貴病,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消費的增長,糖尿病已不再是城市病了。農村及城鄉結合部的許多富裕的人們,他們不僅吃飽了,還吃好了,農事也少了,體重控制不住了,于是糖尿病在他們周圍也出現了不少。
另外,青少年的患病率也在呈增長趨勢。如今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嬌生慣養,往往吃得多、活動少,體重上升得特別快,結果導致肥胖。雖然目前他們還較少有表現出糖尿病的癥狀,但是到了成年期后極易出現高血壓、冠心病及糖尿病等。因而,肥胖的青少年作為我國糖尿病患者的‘后備軍’,他們的身體狀況需要引起足夠的注意。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普及預防糖尿病知識是關鍵。在老百姓當中宣傳科學的生活方式,比如飲食習慣,生活規律等有助于人們更好的生活以及遠離疾病。同時,普及有關糖尿病知識概念,也能夠使人們從各個方面對其預防。
農村與城市患病率相當,因此應當在農村大力宣傳糖尿病的預防及治理知識。向百姓普及關于糖尿病的知識,鼓勵他們參加各種關于糖尿病的講座很重要,就我們醫院舉行講座情況來看,來的多是糖尿病患者,很多有糖尿病危險因素的人認為糖尿病與自己無關,因而對其不關心。然而,越早知道關于糖尿病的知識,患上的概率會越少。
當然,人們還需從飲食習慣、生活方式上進行改善,適當的鍛煉有助于身體健康。徐援提到,“吃飯時,人們應該多以蔬菜、粗糧為主,要少吃油及精細的食物,要適當控制飯量,一般而言,每天主食的攝入量應該控制在半斤左右,不能暴飲暴食。另外,適當的根據自己的體重進行運動也很重要,比如用步行代替坐車,或是飯后散步等,這樣有助于預防肥胖及糖尿病等。”
總之,面對我國糖尿病患者人數的不斷增加,人們需要從多方面入手,通過飲食、運動、學習等途徑來預防糖尿病的發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確保自己和身邊的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