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今日發布《關于做好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行為切實加強食品添加劑監管工作的通知》。根據通知內容,各級衛生行政部門應高度重視打擊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相關事件和案件查辦工作。要成立食品安全事故調查隊伍,充分發揮專家作用,參與事故調查和相關工作督查。
當前,在食品生產經營中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已成為影響食品安全的突出問題。4月21日,國務院專門召開電視電話會議,部署在全國范圍內嚴厲打擊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工作。通知要求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依法做好食品安全標準管理,加強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解讀和貫徹實施指導工作。
此外,通知強調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成立食品安全事故調查隊伍,充分發揮專家作用,參與事故調查和相關工作督查。要高度重視對非法添加行為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責任調查工作,會同有關部門依法調查食品安全事故中相關監管機構、檢驗機構以及認證機構存在的失職瀆職責任,向同級政府提出事故責任調查報告。
通知提出,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制訂本地區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方案,并根據當地食品安全具體情況適時滾動調整增補監測內容。要以衛生部和有關部門公布的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物和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黑名單”為重點監測項目,認真開展食品中非法添加物和食品添加劑的監測。
在監測中發現原因不明的疑似食源性異常病例時,要重點對食品中是否含非法添加物和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進行排查。一旦發現食品中含有非法添加物和濫用的食品添加劑,應當立即組織檢驗,核實情況并通報當地相關監管部門,同時報告當地政府并上報衛生部。各地要及時開展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對食品安全隱患和風險進行分析和梳理,發現風險較高的食品安全問題,要提出應當采取措施的建議,并及時通報相關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