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由克利夫蘭醫學中心、四川省醫學會、四川省醫學會病理學專業委員會、華西醫學中心、金域檢驗集團聯合舉辦的“中國西部國際病理論壇”在成都舉行。來自中美兩國杰出的病理學家們在此共聚一堂,分享各自的成就與經驗,共同探討行業前景和發展方向。
會上有專家透露出我國目前病理科發展的困境:病理醫生的社會地位和收入較臨床科室的醫生低,難以吸引優秀人才,造成我國目前病理醫生缺口總數達10萬!我國病理醫生嚴重不足。
病理醫生缺口總數估計在10萬人左右。病理醫師的培養要求和標準都遠遠高于一般專科醫生,如在發達國家,病理工作人員必須是臨床醫學本科以上學歷的人擔任,一般需要10年資歷才有獨立發基本病理報告的資格。在我國,由于病理醫生的收入和社會地位偏低,所以難以吸引優秀的醫學人才,目前一些七八十歲的老的病理專家,還經常不得不在一線工作。
克利夫蘭醫學中心教育部副主席、知名病理學家Fadi Abdul-Karim博士表示,在美國,病理學者具有“醫生中的醫生”的稱譽,70%的醫療診斷都有賴于病理診斷方式。
克利夫蘭醫學中心在兩年前,斥億元巨資建立了一棟病理檢驗大樓,以期為病人提供更精準更完善的病理檢驗服務。而在歐美,1名病理醫生的服務人口是1000人-2000人。據中國醫師協會病理科醫師分會普查,中國現有病理醫生有兩萬人左右,服務人口比約為1:7000。
我國病理學從業人員起步晚、缺口大,在我國人口基數巨大的情況下,這種不足更顯突出。所幸,目前病理醫師的培訓日漸得到重視。國家衛計委早前正式啟動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醫師培訓日益規范化,而病理醫師的繼續深造渠道也越來越多。
第三方牽線共謀病理發展前景而這次會議的主辦單位也引來不少關注:來自美國的克利夫蘭醫學中心成立于1921年,在全美國6012家醫院中名列前四,同時也是美國參與實驗室和會診中心,是全球最負盛名的醫療機構之一,集醫療服務、學術研究及教學于一體。
長期以來,克利夫蘭醫學中心堅持“低費用,高質量”的運作模式,與全美基層醫療機構展開廣泛的合作,推動病理學的廣泛普及。而華西醫學中心作為國家衛計委直屬差額撥款副部級公辦綜合醫院,單點規模名列世界第一,華西醫院病理科也是全國最大的病理科室之一。全國最大的第三方醫檢機構金域檢驗從中牽線搭橋,將中美一線醫療機構相互聯接,體現了產學研全球一體化的趨勢。
克利夫蘭醫學中心發言人表示,與中國病理學界交流是一次十分難得的體驗,中國的病理學有著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為此,中心也考慮建立克利夫蘭的北京辦事處。作為克利夫蘭長達三年的戰略合作伙伴,金域檢驗集團董事長、廣州醫科大學金域檢驗學院院長梁耀銘對本次論壇也是感慨良多。
“通過與克里夫蘭醫學中心等國際頂級機構的合作,在病理檢驗人才教育、遠程病理會診、引進新檢驗項、病理數據研究等方面展開全方位合作,將全球先進技術和管理理念引進中國,為各級醫療機構提供更高水平的診斷檢驗服務,讓更多的中國老百姓真正享受到醫學發展所帶來的實惠。”(記者 歐旭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