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許多研究試圖弄清楚吃哪種面包對身體健康最有益,但目前尚不清楚面包和面包類型差異對機體的微生物組及相關指標參數的影響。最近,一項發表在國際雜志《Cell Metabolism》上的研究,通過對20名健康個體進行深入的隨機對照研究,闡明了加工過的白面包和手工全麥面包對機體健康的影響。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面包本身并不會明顯影響參與者的健康狀況,而且不同個體對面包的反應不同。他們設計了一種算法來幫助預測個體對飲食中面包所產生的反應。研究發現,所有參與者在正常情況下都能消耗掉面包中大約10%的熱量。
為了確認這種現象,研究人員讓一半的參與者增加對加工白面包的攝入(大約25%的熱量),另一半參與者則被指定攝入手工全麥面包。結果顯示,加工過的白面包對參與者的反應較好,而手工全麥面包對另一部分參與者反應較好。
此外,研究人員還對參與者進行了多項健康效應的監測,包括醒著的血糖水平、必要礦物質水平(鈣、鐵和鎂)、脂肪和膽固醇水平、腎臟和肝臟酶類以及機體多種炎癥和組織損傷的標志物等。同時,在研究之前、期間以及研究后,研究人員還測定參與了者的機體微生物組組成。
這些研究表明,不同人群對相同的飲食存在不同的血糖反應。研究者推測,這可能是因為其中包含更為復雜的因素,或者某些人機體的血糖反應對某種類型的面包表現較好。
總之,這項研究不僅令人著迷,而且具有重要意義。它可能提出一種新的范式,即不同人群對相同食物表現出不同的反應。研究結果或能幫助研究人員后期開發出一種更為理性的方法,基于個體機體的微生物組來告知人們哪種食物更適合他們。
最后,研究者Avraham Levy表示,這些實驗觀察了每個人從不同類型的面包中攝入相同水平的碳水化合物,這也就意味著,參與者會攝入更多的全麥面包,因為全麥面包中含有較低水平的碳水化合物。后期研究人員還將通過更為深入的研究來得出更加明確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