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激素在乳腺健康和癌變過程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它通過與包括GPER在內等多種受體結合,進而驅動乳腺細胞生長。GPER受體通常位于細胞膜上,但近年來有研究顯示,它也可能存在于乳腺腫瘤細胞周圍成纖維細胞的細胞核中。這些細胞核中的GPER受體或許可以被歸類為攜帶不同特性的核突變受體。研究發現,攜帶突變的成纖維細胞往往會促進附近惡性細胞的遷移,從而介導腫瘤轉移過程。相關研究發表在國際雜志Oncotarget上,為研究人員開發抑制癌癥轉移的新型療法提供了希望。
在乳腺癌的發生過程中,雌激素扮演著關鍵角色。它能夠促進腫瘤細胞的生存、增殖和侵襲。這些激素能夠通過與特定受體結合發揮作用,包括ER和GPER兩個組,它們特性各具不同。研究者Didier Picard表示,他們重點研究了GPER受體,發現與ER受體家族相比,GPER受體對乳腺癌細胞的效應目前還知之甚少。
通過分析乳腺腫瘤組織,研究人員首次發現,成纖維細胞的細胞核中的GPER受體或許存在于惡性細胞周圍。成纖維細胞組成了機體的結締組織,其成為了腫瘤微環境的一部分。研究人員知道癌細胞如何與周圍健康細胞相互作用以實現生存和生長。他們希望通過研究闡明是否成纖維細胞細胞核中的GPER受體能夠介導上述過程。
如今,研究者發現了另一種GPER受體版本的存在,并且編碼GPER受體的基因中的單核苷酸發生了突變,產生了新型版本的GPER受體。研究人員在8份檢測的活組織樣本的成纖維細胞中檢測到了相同版本基因的存在。核突變通常需要獲得新的特性。然而,這種新型版本的GPER受體能夠刺激介導惡性細胞生長基因的表達。此外,腫瘤微環境中存在以及攜帶細胞核GPER受體的成纖維細胞能夠分泌特殊分子來促進附近乳腺癌細胞的遷移。
最后,研究者Marco Pupo表示,他們解析了惡性細胞和附近健康細胞之間對話的重要組分。他們希望通過研究來闡明介導腫瘤轉移過程的成纖維細胞因子的本質特性。通過特殊方式干預GPER受體的核心功能或許能夠幫助開發治療癌癥轉移的新型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