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東方介入放射學大會于23日在上海拉開序幕。大會執行主席、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介入科主任楊繼金在會上表示,當前中國介入治療水平已與國際接軌,甚至在一些介入治療方式上走在國際前列。國際上,發達國家于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推廣介入療法,而中國始于80年代中期,經過30多年發展,介入治療已成為與外科、內科并列的第三大支柱性學科。
楊繼金介紹,介入治療以影像診斷為基礎,在醫學影像設備的引導下,在血管、皮膚或生理管道(如陰道、直腸、胃腔等)作幾毫米的微小通道,對疾病作獨立診斷和治療。本次大會主席、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院長、中華放射學會副主任委員滕皋軍表示,除了惡性腫瘤的介入治療外,其他良性病變如子宮肌瘤、子宮肌腺癥、肝臟血管瘤、顏面部血管畸形、甲狀腺機能亢進及老年性骨質疏松等現在均可以通過微創介入的方法得到治療,副作用較小。
楊繼金解釋,介入治療將放射性例子植入實體腫瘤,使射線得以持續釋放,因為射線距離短,局部能量強,所以,這樣的治療方式不僅療效顯著,且創傷小;與一般的放療不同,其對健康細胞損傷極小。對于一些放療無效或者傳統方法無法治療的腫瘤,介入治療大有可為。
楊繼金表示,除了實體腫瘤,一些原本需要開大刀才能治愈的疾病,如心臟瓣膜置換、腦動脈瘤等,如今使用介入療法,也可輕松治愈。雖然介入治療功效顯著,給患者帶來創傷少,但是,一般民眾,甚至部分醫務人員也對此知之甚少。
據悉,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是全中國最早開展介入手術的醫院之一。楊繼軍說,即使在他所在醫院,也存在上述現象。他建議,不同學科的醫務人員應當對相關彼此業務有所涉獵,以便以更加綜合的治療手段面對疑難雜癥,給更多患者帶來福音。
當日舉行的首屆東方介入放射學大會邀請十余名國際知名專家及數十名國內著名學者出席,包括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放射學副主席Scott、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介入治療專家Frederick、日本東海大學醫學院放射學教授Terumitsu、澳大利亞介入放射學會主席KennethThomson等。本屆論壇以“規范與安全”為主題,內容涵蓋所有介入醫學領域的臨床與基礎研究,包括分子影像、納米醫學及分子靶向藥物治療等前沿熱點領域。主辦方表示,東方介入放射學大會以后每年將輪流在華東地區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