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語:生活中有個魔咒叫"來都來了"
在春節人們又會遇上另一個魔咒叫"吃都吃了" 。
春節即將到來,
一大波美食正在來的路上,
主食、葷菜、甜點……
在美食面前,很多人不免會暴飲暴食。
攝入過多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
給自己的身體"埋雷",
從而引爆健康危機。
生活中有個魔咒叫"來都來了"
在春節人們又會遇上另一個魔咒叫"吃都吃了"
吃都吃了不如繼續吃
這樣暴飲暴食帶來的后果是什么呢?
暴飲暴食的危害
首先是肥胖。
面對飯桌上的美味佳肴,吃的時候是爽了,但吃完摸摸肚子的肉,那叫一個悔啊!
據《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 顯示:成年居民超重肥胖超過一半50%,慢性病患病/發病仍呈上升趨勢,超重肥胖也是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和多種癌癥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險因素;2019年我國因慢性病導致的死亡占總死亡88.5%,其中心腦血管病、癌癥、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死亡比例為80.7%。
然后是身體器官不適。
01
腸胃
節日期間,很多家庭的生活規律被徹底打亂,饑一頓、飽一頓,冷一頓、熱一頓的,很傷腸胃。
主要癥狀:
一般來說,急性胃腸炎病人多是惡心、嘔吐在先,接著出現腹瀉,腹瀉每日從3-5次甚至達數十次。
倫琴健康顧問提醒:
一旦出現上述現象,應盡量臥床休息,同時口服葡萄糖電解質液或是沖兌糖鹽水以補充丟失的體液。
如果嘔吐持續或是腹瀉嚴重,則需馬上到醫院就診,進行相關檢查并靜脈輸液。此時,病人應吃清淡的流質或半流質食品來緩解胃腸負擔。
02
膽囊
由于節日期間大吃大喝或是大量飲酒,或是飲食太過油膩,還可能導致膽汁分泌過多,從而誘發急性膽囊炎,或是膽石癥急性發作。
主要癥狀:
急性膽囊炎表現為右上腹疼痛,并向右腰背部放射,同時還可伴有發熱、嘔吐等癥狀。
倫琴健康顧問提醒:
如果病情、癥狀比較嚴重,應及時到醫院求治。
03
消化道
如果有消化道潰瘍的老病史,再在春節期間暴飲暴食,就很容易誘發潰瘍穿孔。
主要癥狀:
突然發生上腹劇痛,腹肌緊張,出現明顯的壓痛、反跳痛,并常常伴有惡心、嘔吐,部分人還可能出現休克癥狀。
倫琴健康顧問提醒:
應及時到醫院就診,必要時需要進行外科手術治療。
暴飲暴食等于暴食癥?
很多小伙伴常有這樣的疑問"暴飲暴食是不是就等于暴食癥呢?"
答案當然是"不行!"
你可能聽說過厭食癥會令人瘦成一道閃電,但你可知道它的雙生子"暴食癥"其實也可能發生在瘦子的身上?
當然,變瘦在"暴食癥"群體中只占一部分,更多的患者則是在體重的突增與暴減之間起伏不定。或許你會疑惑,暴食者吃得多怎么可能會瘦呢?那么先且問大伙兒:你是否會認為時不時的會一兩次胡吃海塞就是暴飲暴食嗎?你是否會認為暴飲暴食與暴食癥之間可直接劃上等號呢?
其實,事實遠非如此簡單。真正意義上的暴食癥絕不僅是由暴飲暴食這一種單方面的因素即可構成的。
患上暴食癥的患者往往會在其不能自控的多食、暴食的基礎之上(經常在深夜、獨處或無聊、沮喪和憤怒之情境下引發暴食行為),更兼有因罪惡感、自責及失控之焦慮感促使其利用不當方式(如催吐、濫用瀉劑、利尿劑、節食或過度劇烈運動)來清除已吃進的食物的行為特征。
簡單來講,它們之間正確的關系是包含與被包含關系,即:暴食癥=暴飲暴食"凈化行為"。
01
嘔瀉型暴食癥
嘔瀉型病人當失控的狂食后,基于怕肥及內疚的心理,便會進行一連串的補償行為,濫用瀉藥,利尿藥及減肥藥等。
02
非嘔瀉型暴食癥
非嘔吐-腹瀉型不會做上述行為,只會采取嚴格的飲食甚至只是喝水,或者做瘋狂的運動來抵消自己攝入的熱量。
“每逢佳節胖三斤,再胖三斤”?
“辛辛苦苦瘦了一整年,節后又回到一年前”是很多人春節的現實。
那么有什么辦法可以避免呢?
01
注意飲食。
遵循日常飲食規律和習慣,避免暴飲暴食。你應該多吃少吃,這樣可以減輕胃腸道的壓力,有益身心健康。
02
注意飲食結構。
春節期間,你必須少吃肉,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纖維素,可以緩解食物油膩,維持胃腸正常蠕動,防止便秘。堿性蔬菜還可以中和體內多余的酸性物質,維持新陳代謝。
03
遵守疾病飲食指導。
倫琴醫學專家為大家總結了一些飲食注意事項,希望大家都能過一個健康的假期。
01
心血管病人:少吃油膩食物,不要飽餐一頓。
02
高血壓患者:限制飲酒。
03
支氣管哮喘:忌酒忌鹽,少食多餐。
04
肝膽病人:適量蛋白質限制膽固醇。
05
糖尿病:少油少鹽按時吃藥。
06
腸胃病:一日三餐,七八分飽。
07
中風患者:限制脂肪,多吃水果蔬菜。
08
牛皮癬:忌油膩辛辣食物。
04
避免無意識的聊天飲食。
無意識飲食包括看電影時的爆米花,玩游戲時桌上的巧克力等。讓這些零食遠離自己。吃飯的時候不要和家人聊天。
05
適量多喝水。
節假日飲食紊亂容易上火,在暖氣房聚會容易因干燥引起喉嚨不適,所以一定要多喝開水,減少飲料和酒精的攝入。每天喝1000ml左右的水,能有效改善胃腸蠕動、消化吸收,促進毒素排泄。
吃多了對身體不會有太大影響。學會以上五招,避免被脂肪盯上。但如果長期飲食不當,還是要靠運動和定期體檢來補救。
堅持鍛煉和定期體檢不僅是維持人體健康的有效途徑之一,也是實現自我健康管理的基礎,可以使我們從“被動醫療”走向“主動健康”。
算了,倫君要開始鍛煉了.
參考數據
l 《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
l中國營養學會編輯。中國居民膳食指南[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
lSatija A,Bhupathiraju S N,Rimm E B,等.美國男性和女性植物性膳食模式與二型糖尿病發病率:三項前瞻性隊列研究結果[J].PLoS medicine,2016,13(6): e1002039。
如圖片頻或文字侵權,請聯系后臺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