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不輸液清單“療效”初顯
實施3個月急診輸液率下降近兩成
據安徽省衛生計生委日前的統計,該省自2014年8月推出控制臨床輸液措施,并向社會公布53種不需輸液名單以來,全省縣以上醫療機構輸液率明顯降低,2014年10月和7月相比,急診輸液率下降16.14%,門診輸液率下降9.55%。
去年8月,安徽省衛生計生委發出關于加強醫療機構靜脈輸液管理的通知,明確提出輸液的8項指征,并列出了上呼吸道感染、急性鼻炎、肺結核、小兒腹瀉等門急診常見不需輸液的53種疾病名單,規定如確需輸液的應附情況說明。此舉不僅規范了臨床輸液行為,而且為今后處方點評留下了依據。
去年11月下旬,該省衛生計生委醫政醫管處組織開展了全省醫療機構合理用藥檢查,共現場檢查11家省直醫院、51家市級醫院和43家縣級醫院門急診靜脈輸液管理情況。檢查結果顯示,各醫療單位均采取了控制輸液措施,如在門診大廳醒目位置宣傳53種不需輸液名單,電子屏滾動播放靜脈輸液知識;根據相關內容印制了宣傳手冊供患者取閱,同時將53種疾病名單發到相應科室,便于醫生接診時參考;有的醫院還調整了電子病歷管理系統,對53種疾病設置了專用通道,不注明輸液原因就無法開具處方。
據統計,該省省級醫院門診輸液率下降4.34%,急診輸液率下降16.95%;市級醫院門診輸液率下降13.30%,急診輸液率下降18.69%;縣級醫院門診輸液率下降7.87%,急診輸液率下降9.14%。
安徽省衛生計生委主任于德志要求,對檢查中發現執行不力的醫療機構進行通報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