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生計劃委員會于3月20日頒布了“十三五”健康老齡化計劃。 計劃提出積極發展老年健康產業,大力提高藥品、醫療器械、康復輔助器具、保健用品、保健食品、老年健身產品等研發制造技術水平,擴大健康服務相關產業的規模。 推進信息技術支持健康養老的發展,發展智力健康養老的新行業。 充分利用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手段,創新健康養老服務模式,開展面向家庭、社區的智能健康養老應用示范,提高健康養老服務的覆蓋率和質量效率。
開放了千億的市場空間
老齡化是養老市場發展的動力。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截至2016年底,中國60歲以上人口達到2.5億人,占總人口的16.5%。 據預測,到2030年,這個人口占有率將達到25%左右。
許多證券公司的研究報告估計中國養老產業在2020年將迎來5000億元的市場空間。 另外,據中國社會科學院老年研究所的分析,目前中國養老市場的商機約為1000億元,預計到2030年將增加到萬億元。
近年來,提倡智力健康養老的政策密集發表,成為國家戰略。 2015年國務院發行了《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了促進智力健康養老產業發展的目標任務。
2016年底,國務院辦公室發行了《關于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若干意見》 (簡稱《意見》 ),為促進養老服務業更好的發展而部署。 《意見》建立醫療療養結合綠色渠道,支持養老機構設立老年醫院、康復院、醫務室等醫療衛生機構,將其納入醫療保險定點范圍,鼓勵醫生去多點工作,促進老年人異地醫生的
今年2月,工業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衛計委共同發行《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7-2
會銷醫藥
020年)》,重點推進知識健康養老的關鍵技術和產品開發,推進養老和醫療機構優先使用知識健康養老產品,為財政補助家庭和個人提供知識健康養老產品許多細分的領域都受益
在“十三五”健康老齡化計劃的重點任務中,明確信息技術支撐健康養老發展,發展智力健康養老新行業。 充分利用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手段,創新健康養老服務模式,開展面向家庭、社區的智能健康養老應用示范,提高健康養老服務的覆蓋率和質量效率。
這些重點方向的發展關系到醫療器械行業的許多細分領域。 第一個是健康管理系的可穿戴設備。 重點發展健康手環、健康手表、可穿戴監測設備等,實時連續監測血壓、血糖、血氧、心電圖等生理參數和健康狀況信息,實現在線即時管理和警告。
第二,便攜式健康監測設備用于家庭、家庭醫生、社區醫療機構的綜合式、分立式智能健康監測應用工具包,個人、醫務人員和機構在家庭和移動場景中實時監測各生理指標,并在線
第三,自助健康檢查設備用于社區機構、公共場所的自助智能健康檢查設備,用戶在不同的社區、機構中隨時隨地通過自助完成基礎健康狀況檢查,實現用戶自我健康管理的
第四是智能養老監護設備,用于家庭養老及機構養老的智能輪椅、監護床等智能監視、康復、護理設備,開發
醫藥代理行業
了預防老年癡呆癥患者迷路的高精度室內外定位終端,實現自主自助的養老功能,用戶自主養老,第五是家庭服務機器人,是滿足個人和家庭家庭家庭作業、情感陪伴、娛樂休閑、殘疾輔助、安防監視等需求的智能服務型機器人,提供輕松舒適方便、健康安全的現代家庭生活,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第六是健康養老數據管理和服務系統,運用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手段,推進知識健康養老應用系統的整合,對接各級醫療機構和養老服務資源,建立老年健康動態監測機構。
投資的三個關鍵
中國證券
醫藥總代理
法記者采訪了許多行業相關人士,結果表明投資機構在醫療器械行業的投資主要掌握了三個關鍵點,分別是終端的控制能力、技術創新水平和售后服務質量。君聯資本高級管理層告訴中國證券法記者,終端控制能力是醫療器械公司生存的基本。 現在海外公司已經占據了高端市場。 我國企業從低價消耗品逐步成長,逐步積累資金實力和產業鏈的技術能力,然后延伸到產業價值鏈的高端。 現在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可以和海外企業戰斗。 例如,在心臟支架領域,國內企業已經獲得了市場主導的地位。
“終端的控制能力體現在模型、渠道、銷售代表上,未來醫療器械的營銷越來越強調中間化。 這個價值越來越回到服務和技術上來,不是通過中間階段的利益分配來實現的。 》上述高級管理層告訴了中國證券法記者。
產品的創新水平和服務能力也是投資機構關注的重點,這兩個環節不偏不倚,不可或缺。 從醫療器械產業整體發展規律來看,所有企業都有從小到大的過程,中間必須克服很多障礙和門檻。 企業必須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特別是早期企業在技術創新和專業化方面可能會更多地出現。
“隨著規模的擴大,企業可以逐漸達到平臺水平,通過收購實現擴張。 在海外,一些企業已經到了這個階段,中小企業在進行技術革新后再賣給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