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色古香的中式建筑風格,中醫診室、針灸室、熏拿室等樣樣俱全——湖南岳陽市岳陽樓區的中醫館將中醫藥服務普及到基層民眾中。
每天下午3點,57歲的農民周石秋都要來到岳陽樓區社區中醫館接受免費的中醫治療。2010年周石秋患腦梗塞導致中風偏癱,一直臥病在家無錢醫治。今年6月,岳陽樓區政府了解這一情況后,將他接到社區中醫館,每天進行3小時針灸、推拿、理療和康復訓練。“去年他的腿根本不能動彈,現在已經能自己把腿抬起來了。這幾個月的中醫治療效果特別好,而且我們沒花一分錢,真的要感謝政府。”周石秋的妻子李西保說。中醫館的醫生董文告訴記者,按照正常計算,這2個多月周石秋治療的總費用在2萬元到3萬元,但因為80%的費用可由“新農合”報銷,剩余20%費用由醫院科室均攤,所以周石秋看病是“零花銷”。
像周石秋這樣的基層百姓都可以享受到社區中醫藥的優惠服務。岳陽樓區將中醫藥服務的針灸、火罐、艾灸、牽引等納入新農合報銷范圍,將中草藥報銷比例由75%提高到80%。“全套針灸、推拿、火罐、理療做下來我們這兒收費是30元一次,且大部分可以報銷,同樣的治療服務在岳陽的一些大醫院,一個療程要600多元。”董文說。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為保障中醫藥在社區良性發展,區政府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在社區衛生服務經費中按每人6-8元用于中醫藥服務,每年統籌安排100萬元專項經費用于中醫藥事業。據衛生局數據顯示,近3年來,政府投入中醫藥發展經費由110萬元增長至460萬元,年增長50%以上。
社區中醫藥服務的另一大優勢是便捷。據岳陽樓區衛生局局長楊曉明介紹,全區現有14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個鄉鎮衛生院,126名中醫中藥醫護人員。目前,岳陽樓區已經形成了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主體,社區衛生服務站、中醫門診部、中醫診所等其他基層醫療機構為補充的中醫藥服務網絡,網絡覆蓋率達70%以上,居民步行15分鐘就能享受到中醫藥服務。
湖南省衛生廳廳長張健介紹,湖南將繼續大力推進中醫藥服務進基層工作,到2015年,全省綜合醫院、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供中醫藥服務將實現全覆蓋,村級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提供中醫藥服務覆蓋率達到80%以上。
“中醫‘治未病’的理念,讓疾病控制與治療從源頭做起,與大型醫院相比,在基層民眾中普及中醫藥服務,在疾病防控以及康復方面,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中南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何華仙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