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
據新華網報道,日前,記者從浙江省發改委和省衛生廳了解到,該省的縣級公立醫院績效工資制度改革已經實現試點縣全覆蓋,為醫務人員的收入與群眾滿意度掛鉤等作法“探路”。
去年8月底,浙江省政府召開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工作會議,確定富陽等29個縣(市、區)為縣級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地區。
今年上半年,浙江省各級政府著眼于建立公立醫院合理的績效工資水平決定機制、科學的績效考核機制和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堅持將醫務人員的工資收入與醫療服務的數量、質量、效率和群眾滿意度等掛鉤,積極推進績效工資制度改革。統計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當地29個縣級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縣(市)已全部制定出臺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實施意見或辦法,績效工資制度改革各項措施正在順利推進。
專家視角
物質激勵作用有限
繼患者的滿意度與醫院年度績效掛鉤之后,患者滿意度再次與醫生收入直接掛鉤。
醫務人員的收入與民眾滿意度掛鉤,能夠促進醫務人員提供更加好、更全面的服務。這一論點其實并不新鮮,早在2007年前后就被多個城市提及。
北京在2009年提出,讓醫務人員的收入與他提供的醫療服務的成本、質量,以及患者的滿意度緊密相關。這些規定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由衛生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等部門合作,已經計劃在一些醫院試點的單病種醫藥費用總額預付制,就是想通過費用包干,讓醫院和醫生在醫療成本和收入的壓力下,想方設法為患者提供合理檢查、合理用藥、合理治療的方案,嚴格控制大處方和過度醫療。沈陽、成都等城市也于2010年3月也提出同樣的政策。成都的政策里,詳細地規定了評判項目,由患者滿意度決定、醫務人員30%的薪酬,包括收費、服務態度、醫療質量、醫療安全、就醫環境和整體滿意度六個方面,一共30分,每項各占5分。
這種規定一定程度約束了醫務人員的服務,保障了患者獲得更加合理全面的服務。然而,醫務人員收入與患者滿意度掛鉤,又是一把雙刃劍。有專家認為,病人對自己的病情并非了解,又怎么能對醫生的醫療作出評估?醫生要做到讓病人滿意,很有可能為了遷就病人而放棄科學的治療方法。把“讓群眾滿意”與經濟掛鉤也好,實際是一種物質刺激,而這種刺激只能應用于突擊性的工作中。要讓人們始終保持“各盡所能”的工作狀態,還得建立一個科學管理和按勞分配的機制。
網友彈贊
支持派
值得一試
@百勾兒:我不覺得這個標準就是對的。只是,我也覺得應該允許政府在提高市民幸福度的時候,再做一次嘗試。
@濕水棉花mm:這辦法好,希望醫生能盡責、專注,亦希望病人及家屬理解、配合。
@lasileREN:這樣可以有效監督醫生,減少亂開藥、開多藥的現象。值得一試。
反對派
挫傷醫生積極性
@Z小雨Z2:如果這樣,醫生們不用太精學業務了,個個去搞人際關系吧。還有專業醫鬧又有新業務了:某某醫生,×××,不然我投訴你……
@SimonRock:不去改變體制,卻總是拿醫生開刀,結果就是,患者依然討厭醫院,醫生害怕患者,不敢救治,陷入惡性循環。
@Aggie-Zhan:那樣醫生們會又忙著造假,拉好評呢!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