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市場亂象頻發,不良商家利用保健食品、醫療器械甚至日常生活用品,將其作為根治百病的靈丹妙藥進行宣傳,誤導消費者,導致老年人上當受騙。遼寧省義縣消費者協會調查發現,保健品銷售領域存在三個常用招數:誘、嚇、哄。
第一招是“誘”,不法人員通過免費量血壓、邀請參加免費體檢等手段接觸老人,獲取其電話號碼、家庭地址等個人信息,進一步糾纏。當老人留下電話后,不法人員會以晚輩甚至“兒女”自稱的推銷員身份,通過接觸,了解老人的基本情況,關心老人,并邀請其參加新的活動,為推銷虛假保健品打下伏筆。
第二招是“嚇”,不法人員用真或假的數據,恐嚇老人,使其更加擔憂自己的身體狀況,進而推銷其產品。他們根據所經銷的保健品,講述不同疾病的嚴重后果,并介紹自己推銷的產品,虛構治病效果。
第三招是“哄”,不法組織老人免費體檢、旅游,以親情牌為手段,讓老人在親情的感召下,上當購買保健品。有的平素節儉的老人在享受了人家貼心服務后,礙于面子,最后只能購買價值不菲的保健品。
為了防止老年人上當受騙,消費者在購買保健品時,應該提高警惕,不要輕信商家宣傳,同時要關注正規渠道購買,以確保自己的合法權益。同時,政府部門應加強對保健品市場的監管,嚴厲打擊不法商家的違法行為,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