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70萬一針的高價藥諾西那生鈉注射液成功進入國家醫保,引發了熱議。這是用于治療脊髓性肌萎縮癥(SMA)的藥品,經過國家醫保局的精細砍價,價格從70萬元/針降至3.3萬元/針,并已納入今年新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的執行。這對于SMA患者及家庭來說無疑是一份新年禮物。
有人計算了按照地方醫保政策,患者的治療費用從每年幾百萬元降至幾萬元,大大降低了患者家庭的負擔。1月1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表示,將常態化制度化地開展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此舉將通過市場化機制,擠壓醫藥價格虛高,引導價格回歸合理水平。這對于患者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
醫藥價格虛高問題已引起國家常會的高度關注。自2018年啟動至今,已組織開展多次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從以往操作看,集中帶量采購以招采合一、量價掛鉤為原則。帶量采購的目的就是以量換價,主要是以慢性病、常見病為重點。
目前,我國已推行兩種藥品集中帶量采購改革,一種是國家層面藥品集采,另一種是各地對國家集采外藥品開展省級或跨省聯盟采購。相關效果是明顯的。截至2021年底,累計節約醫保和患者支出2600億元。
藥品集采改革旨在通過市場化機制,擠壓中間環節成本,進一步促進醫藥企業公平競爭。通過藥品集中帶量采購改革,不僅打開了醫藥降價空間,而且可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百姓用藥應當是百姓價、合理價。
在政策層面,國家將加大藥品、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力度,推動集中帶量采購成為主導模式。十四五時期,國家將持續擴大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范圍。隨著藥品集采提速擴面,越來越多的患者將能用上質優價廉的藥品。
確保中選藥品降價不降質是接下來工作的重中之重。相關部門將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完善醫藥流通領域的問題,增強透明度,遏制醫藥腐敗現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