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外媒體報道,研究人員發現長期飲用添加甜味劑的低糖碳酸飲料,可能導致肥胖癥和糖尿病的風險與含糖飲料相當。過去的研究發現,長期攝入人工合成的甜味劑可能導致人體血糖調節功能失調,從而更容易引發肥胖癥和糖尿病。當人們飲用含甜味劑的飲料時,盡管感受到甜味,但身體并未獲得含糖食物所帶來的熱量。長時間的這種情況,使人們難以真正攝入含糖食物時釋放的調節血糖和血壓的荷爾蒙。因此,人們可能會持續感到饑餓,渴望攝入更多甜食。
另一方面,長期攝入甜味劑可能導致大腦獎勵中心釋放一種滿足感,從而使人們不得不攝入更多高熱量、高甜度的食物。此外,研究還發現,即使體重正常,長期飲用低糖飲料的人患糖尿病、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仍然明顯增加。美國飲料協會質疑這些結論的可信度,并發表聲明稱:“低熱量甜味劑是當今食品產業經過最多研究和評估的成分,數十年科學研究和全球監管機構證實,它們是控制體重以及減肥的安全和有效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