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一項關于進一步改革完善藥品生產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見。其主要內容包括推動藥品流通企業轉型升級,促進跨地區、跨所有制兼并重組,以及鼓勵藥品流通企業批發零售一體化經營。在這樣的政策背景下,藥品流通領域的整合必然加速。此外,該意見還旨在培育大型現代藥品流通骨干企業,加快形成以大型骨干企業為主體、中小型企業為補充的城鄉藥品流通網絡。然而,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些新勢力崛起。
例如,廣東醫藥直配商業聯盟(簡稱廣東直配聯盟)就是一個新興的藥品流通企業聯盟。該聯盟的興起以及其對2017年的工作規劃,折射出藥品流通領域發展的一種新潮流。2月17日,廣東直配聯盟召開了以“變革·引領·騰飛”為主題的2016年營銷工作總結會。該聯盟的興起以及其對2017年的工作規劃,反映出藥品流通領域發展的一種新趨勢。
此外,一些原本沒有藥店的藥企近年來也開設或收購藥店,如康民和仁和藥業。與之形成對比的是,批發企業和藥店托管藥房卻走得磕磕碰碰,始終沒能形成氣候。
盡管“醫藥分家”是必然趨勢,但推進需要一個漸進的過程。工業完全可以根據實際調整戰略,從“醫藥分家”中分取一塊大“蛋糕”。大型批發企業和連鎖藥店在政府鼓勵和資本的支持下,將在品種資源的爭奪戰中擁有較大優勢。然而,其他批發企業和藥店同樣有機會,如廣東、廣西等直配聯盟為代表的“新勢力”。
觀察這些“新勢力”能否在流通領域競爭格局重新劃分的變革時代迅速崛起,有待于他們在實踐中繼續嘗試與摸索。總的來說,政策對于藥品流通領域的整合和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但同時也要關注可能出現的新勢力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