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3)樂普藥業復方安利膠囊停產,全國斷供;康得利計劃剝離控股子公司,在香港上市;藥明康德今天進入港股不盈利的生物醫藥股有點慌?如何提高公共衛生績效?年底要做好這七件事;2018年9大最值得關注的生命科學發現.
【賽柏藍】:樂普藥業復方氨維膠囊停產 全國斷供
12月12日,山西醫療器械采集網發布《關于公示取消樂普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復方氨維膠囊掛網資格的通知》。由于原料短缺,樂普藥業的復方安利膠囊已經停產。因此,企業在山西省申請取消掛網,并承諾全國取消掛網供應。
00-59,000一段時間以來,行業內出現了多起因原料藥短缺而導致藥品停產的案例。
頭條菌:
12月12日,a股上市醫療器械公司康得利(全稱:上海康得利企業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于2018年12月12日審議通過《關于授權公司管理層啟動分拆公司所屬企業到香港聯交所上市相關籌備工作的議案》。
【賽柏藍器械】:康德萊擬分拆控股子公司到香港上市公司已啟動坎德利醫療設備在港交所上市的籌備工作。
頭條菌:
12月12日,讓桑公司公布了Tremfya和Cosentyx治療中重度斑塊型銀屑病的頭對頭PKECLIPSE III研究結果。與基線相比,Tremfya治療組銀屑病面積和嚴重程度指數改善超過90% (PASI 90,主要終點)的患者比例為84.5%,而Cosentyx治療組為70%。
00-59 000患者對Tremfya的反應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而增加,在治療6個月后達到最高水平,在主要終點表現更好。
【醫藥魔方】:冤冤相報何時了?強生銀屑病新藥PK勝出 諾華Cosentyx遭反擊
今年,BioSpace網站為我們梳理了2018年生命科學的9大發現,包括20年前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克隆綿羊多利克隆猴子的技術,打破了人類克隆的技術壁壘;阻斷RCAN1基因有助于將白色脂肪轉化為健康的棕色脂肪,使人吃東西不會發胖。
頭條菌:在生命科學領域,每年都有很多有趣的事件讓人發自內心地感到“爽”。當然,也有驚人的消息或奇怪的發現,今年也不例外。
【醫藥第1時間】:刷新你的認知!2018年最值得關注的9項生命科學發現
12月13日,在向HKEx提交上市申請三個月后,藥明康德于今日正式在香港主板上市,股票代碼為2359HK。藥明康德公開發行募集資金83.3億港元,共發行1.16億股h股,其中90%為國際發售,10%為公開發售,發行價為每股68港元。
頭條菌:今日開盤67港元,下跌1.47%。
【億歐】:藥明康德今日殺入港股 未盈利生物醫藥股有點慌?
發展太快往往會招致質疑。“AI技術創新醫學影像”一直是行業內外頗具爭議的話題。不過,不管輿論幾何,AI公司在落地上已經有了實實在在的進展,1000多家三院入駐了AI公司的醫生。
頭條菌:人工智能的發展日新月異,但離不開“質量”和“需求”這兩個衡量產品質量的關鍵因素。
【動脈網】:“醫療影像+AI”落地之年 9大變化為證
2016-2020年是單克隆抗體專利到期的高峰期,包括歐美的阿達木單抗、英夫利昔單抗、利妥昔單抗、貝伐單抗、曲妥單抗等專利,近年來均已到期。IMS Health發布的《生物類似物專題報告》預測,2020年生物類似物的全球市場規模有望達到350億美元。
頭條菌:對生物類藥物和改良創新型生物制藥兩類生物制藥的產業狀況有清晰全面的了解,有助于生物制藥制定合理的投資與合作發展戰略。
【火石創造】:生物類似藥與改良創新生物藥的產業態勢對比分析(下)
快年底了,一年一度的大考核也越來越近了。大家特別關注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考核,因為考核一方面關系到服務單位的排名和口碑,另一方面也關系到經費甚至個人的績效。筆者以十年的工作經驗提醒大家,有幾件事是年底公共衛生考核必須做好的。
頭條菌:真經:寫舉報材料;整理相關信息;杜絕欺詐行為;標準化表wr
到目前為止,FDA已經批準了55種新分子藥物,打破了PDUFA體系元年1996年53種新藥的紀錄,遠高于歷史平均水平。這一成果也加強了近10年來新分子藥物數量增加的大趨勢,顯示整個系統的效率得到了根本性的提高。
【基層醫師公社】:如何提高公衛績效?年底要做好這7件事同樣的記錄是資本進入生物技術的實力。今年到目前為止,醫療行業已經有超過300家公司首次公開募股,總融資額超過400億美元。
頭條菌:
12月1日,華海發布公告,“收到FDA關于本次檢查發現的客戶投訴調查和工藝變更風險評估存在缺陷的警告函”。12月11日,FDA披露雜質不是公司自檢發現的,也不是使用某種溶劑造成的;公司將客戶退回的API處理掉,再次賣給非美國客戶。
010-5900FDA要求華海評估導致NDMA的其他因素,交叉感染的風險,其他突變雜志的可能性等。
【美中藥源】:2018藥源回顧:技術轉化提速、新藥產出飆升
12月5日,北京協和醫院阜外醫院李偉教授團隊和麥克馬斯特大學薩利姆優素福團隊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期刊上發表了最新研究成果。他們發現,睡眠不足和過度睡眠可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和過早死亡的風險。
頭條菌:太多的智慧,還表現在“睡覺”這件小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