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事件
今天,Cellectics在《科學轉化醫學》雜志上報道了兩例異基因CAR-T治療兒童復發性急性白血病的病例。Cellectics使用TALEN技術敲除同種異體CAR-T的CD52并修飾TCR受體,從而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排斥反應。兩名白血病患兒,年齡分別為11和16個月,在使用這種名為UCART19的療法后出現了輕度排斥反應,但直到現在也沒有復發(反應時間分別為18和12個月)。Cellectics的股票今天上漲了5%。
藥源解析
CAR-T是近年來血液腫瘤治療的重要突破。諾華和凱特的CAR-T療法都有望在今年上市。但現在領先的CAR-T療法都是auto-CAR-T,即需要從患者體內提取T細胞,然后進行基因改造,再重新輸給患者。很多患者沒有足夠的T細胞,這個過程又長又復雜,所以費用和可及性都不是最好的。同種異體CAR-T可以避免這些問題,但同種異體排斥是一個技術難題。在這兩個成功的病例中,雖然CD52被敲除,但仍發生了輕度排斥反應。
耐久性和安全性是CAR-T療法的兩個重要指標。諾華、Kite、Juno的CAR-T都有非常高的應答率,但是持續性沒有預期的好,一年復發率達到50%左右。安全性是另一個大問題,尤其是細胞因子風暴。Juno去年臨床試驗死了五個病人,基本放棄了JCAR015。雖然UCART19解決了auto-CAR-T的一些問題,但是在耐用性和安全性上似乎沒有根本性的提升。其他幾名使用UCART19的患者要么短期復發,要么出現細胞因子風暴,兩名患者死亡。所以,雖然Cellectics的口號是編輯生活,但是這項技術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TALEN是比較老的基因編輯技術,理論上和CRISPR差不多。但CRISPR更簡單容易,優化周期更短,所以是現在應用更廣泛的基因編輯技術。另一項基因編輯技術ZFN已經進入二期臨床實踐。去年,中國開始了利用CRISPR敲除自體T細胞治療肺癌的臨床試驗。最近,CRISPR主編的《細胞療法》在美國進入臨床。
擴大CAR-T的抗原是一項重要的工作。現在成熟的CAR-T,包括UCART19,都是針對CD19抗原的。去年,另一個以BCMA為目標的CAR-T在多發性骨髓瘤的治療中顯示了更好的安全性。實體瘤抗原比較難找。目前實體瘤CAR-T的療效和安全性還不能和血液腫瘤相比。去年報道的一例腦瘤CAR-T抗IL13R2抗原產生了7.5個月的反應,讓大家看到了一線希望。CAR-T是一項復雜的技術。雖然還沒有全壘打,但是在很多方面已經有了重要的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