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國際期刊eLife上發表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瑞典卡羅琳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癌細胞和正常細胞可能使用不同的“基因開關”來調節控制細胞生長的基因的表達;在小鼠中,大多數調控區域的去除與巨大耐藥性誘發的各種類型癌癥的發生直接相關,但這不會影響正常的細胞生長。相關研究可能會為后來的科學家開發出高效、特效、副作用小的癌癥藥物提供新的思路和希望。
人類細胞中有近2萬個基因可以執行幾乎所有的細胞功能,而這些基因只占細胞總DNA的2%左右。我們彼此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另外98%的DNA發生了變化,被認為是改變了調控區域(基因開關)的活性,而這些基因開關可以控制細胞內基因的活性水平。正是這種變化,使得不同的人對疾病有不同的易感性,比如癌癥。
目前,研究人員使用老鼠進行研究。他們分析了與許多不同類型癌癥風險相關的大基因開關區域的功能,包括前列腺癌、乳腺癌、結腸癌、膀胱癌等。與癌基因的基因突變相比,這些區域的變化可能與許多癌癥患者的死亡風險直接相關。目前,研究人員不知道癌細胞為什么會使用這些特殊的基因開關,也不知道正常細胞是否也有這些基因開關。
研究人員通過移除小鼠基因組中的基因區域來關閉相關基因。發現這些基因功能的缺失對小鼠的正常發育和生長沒有影響。盡管移除基因開關區域會降低附近癌癥基因Myc的水平,但小鼠仍然可以保持正常和健康。但小鼠對乳腺腫瘤和腸道腫瘤的形成有很強的抵抗力。
這項研究的結果表明,正常細胞在沒有癌細胞生長所需的遺傳元素的情況下也能正常發揮功能和分裂,因此為后來的研究人員開發高度特異性的癌癥藥物提供了一些思路。最后,研究人員Jussi Taipale教授表示,由于我們發現不同的基因開關可以驅動正常細胞和癌細胞的生長,我們希望通過研究關閉癌細胞生長所需的基因區域,這對正常細胞的生長沒有影響,對我們后期開發毒副作用更小的特殊抗癌療法非常有幫助。
本文來自生物谷。更多信息,請下載生物谷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