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安徽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2019年藥品質量風險預警品種。其中中藥制劑14種,化學制劑9種,生化制劑7種,藥材及飲片16種。
根據安徽省發布的重點監管名單,包含蒲地藍消炎片、丹參滴丸、恩替卡韋分散片、阿奇霉素顆粒、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膠、人免疫球蛋白制劑等多種臨床常用藥物。
有分析指出,重點監測目錄是藥監部門為進一步加強醫療機構藥品采購和使用監管,促進臨床合理用藥而制定的。那么,一些臨床使用量大、銷量高的輔助藥物就會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此前業內盛傳政府將出臺全國范圍的輔助用藥目錄。由于目前選擇標準尚未統一,所以將從輔助用藥目錄改為重點監控目錄?!鄙鲜鋈耸勘硎?,最終是否會以輔助藥品目錄的形式出現。未來,國家嚴控醫療機構亂開藥,引導合理用藥,將成為醫藥行業的大趨勢。
多地監控
或影響數百億的用藥市場
作為醫改試點省份,這并不是安徽第一次發布重點藥品監測名單。
早在2018年7月,安徽省衛計委發布《關于健全重點藥品監控預警管理制度的通知》,明確實行重點藥品監測和分級管理。省級醫院重點監控藥品目錄不少于30種,原則上每年動態調整一次。
055-79000出臺后,安徽省重點監控藥品名單頻出。據建介紹,銅陵市和淮南市分別公布了2018年重點藥品監測目錄。其中,有60個品種被認定為治療某種疾病不需要,臨床療效證據不足,未被權威疾病診療指南推薦或納入臨床路徑形式,不具備藥物經濟學優勢,且用量大或采購金額高。
簡發現,不僅在安徽,越來越多的地市都公布了輔助用藥目錄和重點品種監測目錄。
2018年4月,江蘇發布《藥品監測目錄》,要求對主要起輔助治療作用或易被濫用的藥品,要適當提高個人自付比例,與其他乙類藥品拉開支付比例,并建立動態調整機制。這意味著,輔助治療或易濫用的藥物,醫保支付比例將會降低。
2018年9月,南京發布《通知》,明確將單唾液酸四己糖神經節苷脂鈉注射液、注射用符合輔酶、轉化糖電解質注射液、注射用紅花黃色素、注射用核糖核酸等23種輔助性和營養性藥品列入重點監管目錄。
廣州還同步要求,開展醫保管理部門小組談判,充分發揮醫保管理部門主動控費力量,對臨床用量大、采購金額高、國家省市重點監控、市場競爭不充分的藥品品種,從2018年10月1日起實施《辦法》。
簡表示,中國大部分省份的衛計委都對“輔助用藥”有重點監控措施。去年年底,山東、江蘇、安徽、四川、河南、青海、浙江、廣東等省市衛計委或當地大醫院曝光了限制或停用輔助用藥名單。
輔助用藥已經成為監管部門重點監控的藥物類型。業內普遍認為,全國4 7帶量采購模式啟動后,如果對藥品進行全國范圍的重點監控,整個醫藥行業將面臨轉型調整,可能影響數百億的藥品市場。
嚴格監管
輔助用藥已納入醫院考核
事實上,輔助用藥的命運已經成為醫藥行業關注的焦點。
2018年12月,國家衛健委發布《關于調整醫療機構輔助性營養性等藥品重點監管目錄的通知》,明確指出,為了加強
據健介紹,目前越來越多的三甲醫院明確表示,采購的藥品為臨床必需的治療性藥品,中藥制劑和輔助用藥將不予接受,尤其是中藥注射劑。
同時,醫療機構的臨床路徑對輔助用藥的影響也很大。
1月30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最新版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指標,明確提高輔助用藥和醫療服務收入占比,倒逼各公立醫院主動減少輔助用藥使用。
建軍發現,在此次考核的指標中,輔助用藥收入占比的計算方法為輔助用藥收入/總用藥收入100%。
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局長張宗久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新考核方案使用了合理用藥的相關指標,而不是單一用藥比例,將醫務人員每張處方的合理性和患者用藥質量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分析人士認為,2019年,衛健委將更嚴格監控公立醫院用藥情況,應對輔助用藥??梢灶A計,大量安全無用但銷量畸高的“神藥”將徹底失去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