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風林下
新藥介紹
美國FDA加快批準Incyte公司的培美他尼(商品名Pemigatinib,Pemazyre)用于先前治療的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膽管癌伴FGFR2融合或其他重排的成年患者。Pemazyre是FDA批準的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治療膽管癌的藥物。該品種已被FDA授予孤兒藥資格、突破性治療和優先審查。
圖一。培美替尼的結構式
信達與Incyte達成戰略合作及獨家許可協議,在中國及中國大陸(含港澳臺地區)推進培美他尼(FGFR1/2/3抑制劑)、衣康替尼(JAK1抑制劑)和帕沙利西(PI3K抑制劑)單藥或聯合治療的臨床開發和商業化。根據合作協議,Incyte將于2019年在中國提交第一份新藥申請后,收到信達生物支付的首付款4000萬美元和第二筆現金付款2000萬美元。Pemigatinib片劑正在中國進行II期臨床研究,以評估膽管癌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
培美曲塞的批準是基于FIGHT-202隊列A的數據,這是一項多中心、開放標簽、單組研究。入選的107名患者以前接受過治療,并攜帶FGFR2基因融合或重排。每天口服一次培美替尼13.5 mg,21天為一個周期,直到出現放射性疾病進展或不可耐受的毒性。結果顯示,Pemazyre的總體緩解率(ORR)達到36%,達到主要終點,2.8%的患者完全緩解,33%的患者部分緩解。中位緩解期為9.1個月。
圖二。Fight-202研究的數據
膽管癌治療藥物競爭格局
膽管癌是一種罕見的惡性腫瘤。根據起源可分為肝內膽管癌(iCCA)和肝外膽管癌。膽管癌患者預后較差,確診時通常為晚期或進展期。膽管癌的發病率因地區而異,北美和歐洲的發病率為0.3-3.4/10萬。FGFR2基因的融合或重排幾乎只在肝內膽管細胞癌中發現,突變率約為10%-16%。
對于手術切除或轉移的晚期膽管癌,吉西他濱聯合鉑類抗腫瘤藥物(順鉑、奧沙利鉑等。)和/或S-1為主推薦。Erotinib能增強抗腫瘤作用。對不能切除的膽管癌應用以上述方案為基礎的新輔助化療,可降低腫瘤分期,獲得手術切除的機會。
截至記者發稿時,正在研發的膽管癌藥物有12種,三期2種,二期8種,一期2種.在這一領域沒有國家一級R&D藥物。
臨床研究中的大多數藥物都是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受體(FGFRs)的抑制劑。FGFRs在腫瘤細胞增殖、存活、遷移和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FGFRs基因的融合、重排、易位和擴增與多種癌癥的發生和發展密切相關。
第一梯隊:福替巴替尼和Infigratinib。
福替替尼:由大鵬藥業和大冢制藥共同研發,處于臨床三期,用于治療膽管癌。
圖3。富替巴替尼的結構式
Infigratinib:是一種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受體1-3的抑制劑,用于治療膽管上皮癌的臨床III期,治療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和頭頸癌的II期臨床試驗。該品種最早由諾華公司開發,然后授權給QED Therapeutics(Bridge Biopharma的子公司)。
圖4。Infigratinib結構式
表1。正在研發的用于治療膽管癌的全球藥物清單
靶向FGFR2的中國1類在研藥物
截至記者發稿,針對FGFR2的中國一類藥物有12個,三期2個,二期2個,一期8個,第一梯隊有三期的Lucitanib和武漢光谷新生源研發的重組人角質細胞生長因子-2(KGF-2)。
KGF-2:目前是淺二度燒傷治療的三期臨床研究。
露替尼(Delitinib):最初由艾德成(R&D代碼E-3810)開發,是fgfr 13、VEGF R13和PDGFR/酪氨酸激酶活性的靶向和選擇性抑制劑。目前處于治療實體腫瘤的臨床II/III期研究的最高階段,如小細胞肺癌和治療婦科癌癥的臨床I期研究。
表2
原標題:FDA批準的首個膽管癌藥物培美替尼在美國上市。國產FGFR2抑制劑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