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柳葉刀》子刊《柳葉刀腫瘤學》在線發表了《阿帕替尼在晚期脊索瘤患者中的應用:單臂、單中心2期臨床研究》。根據文章描述,這是阿帕替尼治療晚期脊索瘤的首個試驗,由上海常征醫院肖建如教授和楊成教授完成。該研究的陽性結果意味著阿帕替尼可能是治療晚期脊索瘤的新選擇。
帕替尼是恒瑞醫藥創新研發的小分子靶向藥物。它可以通過高度選擇性競爭細胞內VEGFR-2的ATP結合位點,抑制酪氨酸激酶的形成,從而抑制腫瘤組織內新生血管的形成,從而達到抗腫瘤的目的。該藥物于2014年獲準上市,用于晚期胃腺癌或胃食管結合部腺癌患者。
脊索瘤是一種罕見的原發性惡性骨腫瘤,起源于胚胎殘留的脊索組織。目前臨床上對晚期脊索瘤沒有標準的治療方法,局部復發和轉移的發生率分別約為50%和20%。研究表明,阿帕替尼治療實體腫瘤療效好,不良反應可控。
發表在《柳葉刀腫瘤學》上的這項2期研究旨在研究晚期脊索瘤患者中阿帕替尼的安全性和抗腫瘤活性。從2017年8月21日至2019年5月31日,共篩選出32例晚期脊索瘤患者,其中30例納入意向性治療(ITT)分析。
在試驗期間,這些受試者每天口服一次500mg阿帕替尼,直到疾病進展或出現不耐受毒性。根據RECIST 1.1和Choi標準,主要終點為無進展生存期(PFS)和客觀緩解率(ORR)。
結果發現,根據RECIST 1.1評估,ITT人群27例患者中,1例(3.7%;95% CI 0 ~ 11.3)達到客觀緩解,中位PFS為18個月(95% CI 3 ~ 34)。按Choi標準,7例(25.9%;8.3~43.6)達到客觀緩解,中位無瘤生存期18個月(3~33)。此外,研究還發現,阿帕替尼對脊索瘤肺轉移有良好的療效,并能顯著減少脊索瘤肺轉移。
根據RECIST 1.1和Choi標準評價的療效(截圖來源:參考文獻[1])
安全性方面,本研究中阿帕替尼是安全的,3級不良事件(AE)發生率為37.9%,低于以往文獻報道的其他靶向治療。與治療相關的最常見的3級不良反應是高血壓(29例患者中的7例)和蛋白尿(2例)。未觀察到與治療相關的4級不良事件或與治療相關的死亡。此外,大多數患者在治療6個月后疼痛有明顯緩解。
根據文章的描述,這是阿帕替尼治療晚期脊索瘤的首次試驗,它顯示了有前途的活性和可控的毒性。因此,阿帕替尼可能是治療晚期脊索瘤的新選擇。
值得一提的是,恒瑞醫藥正在對阿帕替尼進行數十項臨床試驗。根據藥物臨床試驗注冊及信息公示平臺,阿帕替尼注冊的臨床研究多達44項,適應癥包括晚期肝癌、肺癌、三陰性乳腺癌、小細胞肺癌等。
參考資料:
[1]晚期脊索瘤患者的阿帕替尼:一項單組、單中心、2期研究。檢索于2020年9月8日,來自(20)30466-6/全文
關注藥明康德微信官方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