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至17日,河南省委書記盧展工在漯河調研時指出:“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安以質為本,質以誠為根;” “質量是大計,質量是民生,質量是關鍵,質量是形象。”
短短幾天內,盧展工兩次就食品安全和質量問題發表重要講話,引起社會廣泛關注。通過百度輸入關鍵詞“盧展工食品安全”,共搜索相關網頁77,700個。在食品安全問題日益嚴峻的今天,盧展工的“食品質量安全論”迅速成為社會公眾熱議的話題。
網友熱議:
盧展工“食品安全論”務實給力!
當今,“瘦肉精”、“毒豆芽”、“染色饅頭”、“爆炸西瓜”,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而河南又是農業大省、食品工業大省,在加快推進中原經濟區建設步伐的過程中,保障食品安全任務艱巨、責任重大。省委書記盧展工漯河調研,兩次強調食品質量安全,讓不少網友感動叫好,并稱其“食品安全論”務實給力!
大河網友熊傳東:“盧展工食品質量安全論樸實而唯美,彰顯了河南人對食品安全質量的高度重視;務實而給力,表達了河南人對于治理食品質量安全的壯志和決心。”
大河網友小斐寶貝:“盧展工的食品安全論,是對胡錦濤總書記在天津考察時強調的‘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是關系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一件大事’的高度詮釋和全面實踐。”
新浪網友:盧展工的食品安全論體現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展現了思想上尊重人民、感情上貼近人民、行動上深入民生、工作上為了民生的精髓和抓小事落實民生基礎的內涵和深意。”
騰訊網友:“盧展工食品安全論堪稱一部中國當代食品安全、食品產業和食品質量史上的《史記》,它是河南省委、省政府和河南1億人民思想、智慧和責任的結晶。”
大河網友古柏寒松:“希望河南的食品企業牢記盧書記的講話,切實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吸取教訓,奮發圖強,重塑河南形象。”
媒體評說:
產品質量是重大民生課題!
盧展工說,質量不僅影響企業品牌的打造、產業效益的提升、發展成果的鞏固,更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利益,我們要始終把質量問題作為發展大事、民生大事、立省大事抓緊抓好。不少媒體對此發表評論稱,面對當今日益嚴峻的食品安全考驗,產品質量就是重大的民生課題!
大河報評論指出:構建中原經濟區的宏偉畫卷已經展開,面對“怎么做”、“做什么”的現實抉擇,“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無疑是各行各業都不能突破的底線。對于企業而言,質量是適應市場競爭的需要;對于地區而言,質量是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對于整個社會而言,質量則是一道重大的民生課題——民眾的一切需求最終都要靠質量來保障。
只有更加可靠的質量,才有更加有保障的產品,才能體現出更加體面的生活,從而將構建中原經濟區的歷史使命推向縱深發展,在此基礎上實現“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河南商報刊發評論稱:“誠”是商業倫理道德的核心。而在食品行業,恰如盧展工所強調的,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安以質為本,質以誠為根。可見,以“誠”為核心的商業倫理道德是如此重要。商家“誠”字當頭,不僅是為消費者考慮,更是為自己的考慮。在食品行業,一旦商業倫理道德闕如,換句話說,一旦不“誠”,商家就等于失去了“關鍵”,而企業的“大計”、“形象”,也都因愧對“民生”而蕩然無存,最終遭遇滅頂之災。
記者感言:
認真踐行“食品安全論”
此起彼伏的食品安全事件,刺痛了民眾的神經,也促使各級政府不斷加力整治。
盧書記在調研中指出,瘦肉精事件的迎頭一擊,讓我們頭腦更加清醒,讓我們更好地汲取深刻教訓,讓我們切實地負起責任,努力通過扎實有效的工作,確保產品質量。這席話讓人振奮。
“瘦肉精”事件剛剛平息,上海的“染色饅頭”、珠海頭頂黃花的“絕育黃瓜”和江蘇施用膨大增甜劑的“爆炸西瓜”又接踵而來,人們對食品安全問題產生憂慮好像從來沒有止息過。
盧展工指出,“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安以質為本,質以誠為根;”當前,全省上下已經掀起了建設中原經濟區的熱潮。我們要探索出一條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生態和環境為代價的協調科學發展的路子,是核心,是希望。走好這條路子,要重視食品產業這個聯結點,并突出質量環節開展各項工作。
各級黨委、政府和企業應當好好理解盧書記講話,認認真真踐行省委要求。在保障食品安全這個重大問題上,各級黨委、政府要堅持“一個目的、兩手抓”。一個目的,就是讓人民群眾吃上放心安全的食品;兩手抓,就是一手抓管理,做好安全生產監管工作,排查隱患、堵塞漏洞,盡快形成保障食品安全生產的長效機制;一手抓服務,就是提供更好的條件、創造更好的環境,推動食品加工企業做大做強,推動我省食品產業不斷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