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
是特效胃部殺菌藥
甚至防治早期胃癌,調理腸胃
并聲稱這款“藥”
小M,是一個愛買買買的妹子,注重健康生活品質,兩年前在單位體檢查出來幽門螺旋桿菌陽性,在國內接受治療××拉唑、甲硝唑等治療,嚴格治療2個療程,毫無改善!
經朋友轉手吃了這個日本藥,一盒吃完,然后就好了!!
這款“幽門螺旋桿菌的克星”長這樣↓↓
(是不是趕腳萌萌噠很可愛)
里面長成這樣呢,顯然廠家已經為你安排好了,早上的量(朝)和晚上的量(夕)整整齊齊的碼在這。拆開后能看到外面包有薄薄的糖衣,很好吃的樣子。
據說此藥是最大劑量的除菌劑,日本人都在服用此藥。小M吃完毫無不舒服的感覺,沒有飲食調整,照樣吃外賣,結果最近體檢結果出來了,華麗轉陰了。
有一些圍觀的小伙伴就很著急
想趕緊吃起來
但有一些朋友從開始吃藥就沒那么消停,
拉肚子啊,甚至頭暈接踵而至。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到底是什么成分這么神奇
再翻譯一下,恍然大悟,包括一二三四五六個適應癥,我們來讀一下,齊~
■幽門螺桿菌感染胃炎
看來沒錯了,這只小可愛藥物確實是可以對付幽門螺桿菌。
其實,小可愛藥物是蘭索拉唑膠囊·阿莫西林膠囊·甲硝唑片的三聯打包禮盒款,驚不驚喜~
蘭索拉唑:胃酸分泌抑制劑(PPI),減少胃酸生成量的藥物,有助于治療感染和潰瘍愈合。
阿莫西林:青霉素抗生素
甲硝唑:硝基咪唑類抗生素
謎底揭曉了,就藥物成分本身而言,我們國家都有,并沒有什么特別“神奇”,完全沒有必要非漂洋過來淘過來。
盡管如此,禮盒裝讓藥醬有一種莫名熨帖感受。我們知道,通常HP根治的方案,需要三種或四種藥物協同來治療,因為涉及藥物種類多,服藥時間也有講究,所以患者執行起來有一定困難。
一旦在根除治療的過程中,服藥不足,不規律,不僅不可能消除細菌,同時會培養成耐藥幽門螺旋桿菌,使治療會變得更加困難。這樣一個從使用角度小小的設計,會對患者的依從性有改善 。
什么?還有姐妹款呢
很多網友還提小可愛的姐妹款,同為武田制藥生產的藥物“藍三普”(日問發音音譯過來)見第二行和第三行,這又是什么?
這還要從在日本給出的HP治療方案談起。
日本南山堂出版《今日的治療藥物(2018)》(類似我們的處方集)給出的根除HP的方案:
※每天兩次服用以下3種藥物,持續7天
初次根除:阿莫西林750毫克+克拉霉素200或400毫克+胃酸分泌抑制劑(PPI / P-CAB)
再說兩種藥盒子里的秘密→→→→→首先,根本不含代購宣傳中說的乳酸菌
然后,對比一下構成分別為↓↓
『ランサップ』(藍三普400/800):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蘭索拉唑(PPI)
『ランピオン』(新幽門):阿莫西林+甲硝唑+蘭唑拉唑(PPI)
正好符合日本“處方集”給出的初次根除和二次根除配搭,對不對吧?
所以,『ランサップ』(藍三普400/800)和小可愛『ランピオン』一樣(新幽門)也是是幽門螺桿菌根除藥物。區別為『ランサップ』(藍三普400/800)用于初次根除,『ランピオン』(新幽門)用于二次根除。
至于“藍三普”400和800的不同,在于每天使用400mg或800mg的克拉霉素。日本幽門螺桿菌協會“HP感染的診斷和治療指南”提示,在日本,無論是每日400毫克還是800毫克,根除成功率并沒有顯著差異,因此通常他們建議更每天使用400毫克副作用較少的方法 。
“為什么會有二次根除?”啊~
“授之以漁而非魚”,就知道你們一定會刨根問底的,哼╭(╯^╰)╮
在日本的初次根除方案中的“克拉霉素”,是一種兒科和耳鼻喉科中廣泛使用的抗生素。 因此,如果從兒童早期經常使用“克拉霉素”,可能使幽門螺旋桿菌已經對“克拉霉素”產生耐藥性。
根據較早日本消化器病學會 「消化性潰瘍治療ガイドライン (2009)」(即消化性潰瘍指南)的報道,初次根除的成功率約為75%至85%,即使正確的服用藥物,由于耐克拉霉素幽門螺桿菌細菌的增加,15%至25%的人也會根除失敗。
此外,還有一個造成失敗的原因。我們看到在幽門螺桿菌根除期間,是必要聯合使用抑制胃酸的藥物(如PPI),PPI本身沒有殺菌的作用,是來增加胃的pH值以增加抗生素的抗菌活性,但是這里面有一個問題,由于個體差異,對PPI反應效果不好的人,自然根除成功率也會更差。
當胃的pH值約為3.0(酸)時,抗生素對幽門螺桿菌幾乎沒有效果。 pH值應至少為4.5或更高。
個別質子泵抑制劑(PPI)不同的人群具有不同的代謝速率,差異還不小的。如果它不幸被你過快地分解,胃的pH將迅速回到酸側,抗生素的有效性將降低。
因此,還有報道稱,快速PPI代謝的人與代謝緩慢的人之間的根除成功率差異竟然達23.5%。
※所以,即使正確服用藥物,但以下兩個原因可被視為“初級根除”失敗革命尚未成功的原因:
1.具有抗生素抗性幽門細菌
2.PPI具有高代謝率降低抗生素活性
方案的選擇其實是很考量專業的事~
今天說了這么多,結論無疑還是不希望大家“海淘”。
因為上面是日本的方案,和我國的推薦方案不盡相同。我國《第五次全國幽門螺桿菌感染處理共識報告》目前推薦鉍劑四聯( PPI+鉍劑+2 種抗菌藥物)作為主要的經驗性治療根除H.pylori 方案(推薦7種方案)。
因為兩國的細菌耐藥狀況,臨床試驗設計,甚至人群對藥物代謝的能力是有差別的。在我國H.pylori對克拉霉素(20%~50%)、甲硝唑( 40%~70%)和左氧氟沙星( 20%~50%)的耐藥率,并呈上升趨勢,不僅日本會有差異,且這耐藥率在我們自己國家不同地區也有差異。
所以,根除方案的選擇要結合我們自己的國情,醫生要權衡療效、副作用、藥物可獲得性,具體擬定方案其實是很考量專業的事,真的不是能參考個人的經歷和感受就能決定的!
為了保證治療效果,根治方案中抗生素的使用量,會比通常治療其他感染的劑量的大,會有一些人提到發生腹瀉,口腔炎,惡心,胃灼熱等副作用的情況。
然而,在中間停藥的話,可能使幽門螺桿菌對藥物耐藥,使接下來更難以治療。
如果它有輕微的副作用,在可以忍受的情況下藥醬希望你遵醫囑完成全療程的治療。
但是,牢記出現以下任何副作用,請務必及時和醫生溝通。
1.發熱
2.腹瀉同時伴腹痛
3.發現便中粘液和血液混合
尾聲
親愛的紅小書啊,咱能不能監管一下例,處方藥就別讓推介了吧,藥物不是普通的“商品”,講求個體化,而不是“千人一藥”,因為自己用了好就盲目推薦,或因為自己用了不好就盲目抵制都是不科學的。
很高興其中也看到很有網友中肯理性的聲音:
(一貫被忽視的感覺很惆帳)
處方藥之所以需要處方箋才可以購買,就是是因為風險較高,需要經過醫師的診斷,并給出合理的使用說明下,才可以使用。但在日本藥局里很難開到的處方藥,卻可以在中國人的網絡上隨處可見……
這些藥物無一例外,使用前要由醫生評估病情排除禁忌癥的,比如就今天聊的這個“藍三普”也好,“新幽門”小可愛也好,有青霉素過敏史的人兒,就禁止使用這款藥品的方案,否則危險會來的猝不及防。
常常有醬香和我說,為什么治個病吃個藥,現在陷阱咋那么多?因為生活越往后走,小事就越多,他們會填滿你大腦內存空間,讓你無暇去關注“很重要的事”。但“用藥無小事”,留一個空間,關注自己的健康時時刻刻,是很值得的決定。
如果實在沒精力思考,那么,聽從專業人士的意見,才是風險成本最小,收益最大的理性選擇~
參考資料:
1) Aliment Pharmacol Ther.36(10):972-9,(2012) PMID:23009227
2)日本ヘリコバクター學會 「H.pyrori感染の診斷と治療のガイドライン」
3) Clin Pharmacol Ther.81(4):521-8,(2007) PMID:17215846
4) J Clini Biochem Nutr.38(2):73-76,(2006) CiNii:130004466451
5)日本ヘリコバクター學會ガイドライン2016
趕緊轉發給為這可惡細菌惆悵的小伙伴們
撰文 ? 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