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發現,成年人平均每10年僅患兩次流感。這意味著每年導致數以百萬人請病假的感冒咳嗽是其他病毒在作祟。
進行這項研究的科學家稱,調查結果將深化人們的認識,譬如病毒如何傳播、哪些人感染風險最高及如何研發和部署疫苗進行防治。
“我們發現成年人患流感的機率遠低于一些人所想的那樣。兒童和青少年較易感染,可能是因為他們與更多人有交集,”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參與該研究的史蒂文 萊利(Steven Riley)說道。
研究團隊分析了采集志愿者的血樣,檢測受試者對1968至2009年間流行的九種不同流感病毒的抗體水平。
研究者們發現,兒童平均每兩年感染一次流感,而隨著年齡增長,患病頻率下降。
研究者們表示,“貌似流感的病癥”常常是由鼻病毒和冠狀病毒等其他病毒引起,令人們難以知曉是否真的患上了流感。
除了評估流感感染頻率之外,這個由英國、美國和中國的研究人員組成的團隊也開發了一個數學模型,評估對流感的免疫力如何隨人們遇到不同病毒株而改變。
“我們的研究是要分析個體在人的一生中,隨著感染流感的次數增加,免疫力如何增強,”亞當 庫哈爾斯基(Adam Kucharski)表示。庫哈爾斯基此前在帝國理工學院參加此項研究,現在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工作。
“這有助我們理解人類作為一個整體的流感易感性,以及新型季節性流感病毒在人群中的流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