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金華已發現兩例登革熱病,為有效預防可能爆發的登革熱疫情,金華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分別在6月上旬與下旬,進行了登革熱布雷圖指數(BI)監測,昨天下午,結果出來了。
6月下旬比上旬
白紋伊蚊密度翻了好幾倍
金華市疾控中心消毒與病媒生物防制科科長施紅喜說,從這個圖可以看出,6月下旬,伊蚊的密度比上旬高,也就是說,蚊子多起來了。而且,按照往年經驗,接下來直到7月20日前,還會更多,這段時間是全年最多的階段。
因為伊蚊最愛的氣溫是25~30℃,直到38℃以內,都是它活蹦亂跳的時間。氣溫到38℃以上,伊蚊也跟我們人一樣嫌熱,要休養生息去了。
6月上旬以前,金華進入梅雨季,但隨著雨水逐漸減少,氣溫逐步回升,給伊蚊幼蟲的孳生創造了有利條件。所以,7月下旬到8月中上旬,氣溫太高,蚊子會減少,而之后臺風帶來的降雨和氣溫回調,又會導致9月份蚊子多起來。
伊蚊喜歡有積水的地方
辦公室的花草瓶罐要勤換水
白紋伊蚊幼蟲非常適合在有水的靜態小容器中孳生與繁殖。
施紅喜說,在這次監測中,他們看到許多白領辦公室的桌上,放著水缸瓶罐,養花花草草,還有些人喜歡在盆栽下面再放一個托盤接水。在這些地方,都發現了許多伊蚊蟲卵。
此外,洗臉臺、洗衣臺的積水都是伊蚊好生養的地方,所以大家平常一定要注意及時清理積水,辦公室或家里的花草,5~7天最好換一次水。
在咱們金華地區,有蠻多人往來于東南亞、非洲、南美洲,做生意或者旅游,這些地方是登革熱高發區域。所以,防患于未然特別重要。
因為伊蚊繁殖很快,一只伊蚊一般15天內就可以生下50只幼蟲,在接下來15天內這50只會變成2500只。
有研究證明,它攜帶的病毒可以三代垂直傳播,假設有5只伊蚊咬了同一個登革熱病人,那么一個月內就會有12500只攜帶登革熱病毒的伊蚊誕生。
延伸閱讀
如何預防登革熱
1、及時發現病人。有東南亞、南美洲、非洲等登革熱高發地區外出史的人,如有發熱、皮疹等癥狀,在就診時要告知醫生,以便及時診斷登革熱,并立即采取隔離、治療措施。
2、徹底清理蚊蟲孳生地,控制白紋伊蚊密度。建議居民積極清除伊蚊幼蟲孳生地,比如倒置各種不用的壇壇罐罐,填平各種坑坑洼洼,管好廢舊輪胎的積水,疏通陰溝水渠,一周清理一次盆栽的接水盤,及時清理雨天過后房前屋后的積水,從根本上切斷媒介伊蚊的登革熱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