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廣州段和深圳河存在較嚴重的抗生素污染,除阿莫西林外,其他抗生素在枯季和洪季均有檢出。”這是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劉昕對水體中抗生素污染物的調研結果,濫用抗生素帶來的環境污染隱患不容樂觀。
感染住院中有三成由抗生素引起
抗生素在臨床上的濫用,已引起耐藥菌的大幅增長。許多抗生素在應用多年后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藥效減低。劉昕說,耐藥菌引起的醫院內感染人數,已占住院感染患者總人數的30%左右。
抗生素在醫藥、畜牧和水產養殖業的盲目隨意用藥、交叉用藥、長期過量使用和違法使用未經批準的抗生素等現象,造成了環境中抗生素污染日益增多。
80%的抗生素進入生活污水
“人以及動物服用的抗生素,只有20%以下被吸收用于治病,而有80%至90%的藥物隨排泄物進入到生活污水中。”劉昕說。
劉昕說,抗生素在污水處理廠的消除過程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不同種類抗生素在污水處理廠的去除效率具有很大的差異。對于含有抗生素的污水,無論是否經過處理,只要實施排放,均可以導致對地表水、地下水以及農田土壤環境的污染。
“人們經常食用含有抗生素的食品,除了會導致蕁麻疹或造成過敏性休克等過敏反應外,耐藥性會不知不覺增強,一旦患病時再使用這些抗生素效果大減。”劉昕說。
將抗生素納入環境監測目標
劉昕建議,將抗生素納入環境監測目標并采取相應措施,將抗生素污染納入環境監測目標化合物檢測范圍。建立與國際接軌的相關法律制度,規范處方用藥,特別是加大管理力度,從生產、銷售、使用等各個環節上建立完整的管理監督體系,使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和農業、飼料抗菌藥物應用管理邁入法制化、制度化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