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3月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開幕式上所作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健康中國”,明確提出積極發展中醫藥和民族醫藥事業。作為來自醫藥界的全國人大代表,揚子江藥業集團董事長徐鏡人對此格外關注。“要實現‘健康中國’這一目標,需要繼續深入推進醫藥衛生改革發展,讓人民群眾享有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同時也要加大對中醫藥和民族醫藥事業的扶持力度,更好發揮中醫藥和民族醫藥在防病治病方面的積極作用。”
徐鏡人代表指出,在藥品定價機制方面,建議取消進口藥超國民待遇,營造價格公平競爭環境,在質量優先的前提下,遵循“抑高扶低”的原則,允許質量差異實施差別定價。在同等質量、安全可控的前提下,鼓勵患者優先使用國產仿制藥,提高三級醫院對醫保目錄和基本藥物的使用比例,減少對原研藥和進口藥的依賴。在藥品審評審批機制方面,建議探索實施分級分類審評,合理下放審批權限,以臨床需求為導向鼓勵新藥研發,對新藥審評以風險與收益綜合評價為核心,合理界定審評責任和企業責任,明確企業在研發質量安全方面應承擔的責任。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要完善中醫藥事業發展政策和機制。全社會要從民族復興的使命和事業發展的大局出發,把中醫藥的發展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來對待,舉全國之力支持中醫藥工作。”徐鏡人代表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希望國家在城鎮醫保、新農合等方面,提高中藥的適用范圍和報銷力度,積極引導廣大人民群眾選擇中藥治療疾病;中成藥價格調整要按市場規律辦事,降低中成藥的降價范圍與幅度,做到“有升有降”,對一些原材料價格上漲比較快的中成藥,允許價格有一定幅度的上升。同時扶持和鼓勵企業創新研發,對中藥創新項目給予資金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