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已經成為當下熱門話題。無論是在健身房、江邊小徑還是公園綠道,無論白天還是傍晚、黑夜,都能看到健身愛好者的身影。近幾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養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享受健康美好的生活,并且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全民健身的行列中。適量規律的運動對人體的健康非常有益。然而,在日常運動中,很多人只是盲目跟風,不知道什么樣的運動最適合自己,以及應該保持怎樣的運動頻率。因此,學會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避免盲目跟風,才是最科學、最健康的運動生活方式。
不同年齡段的人群,其鍛煉目的也不同。對于50歲以上的人來說,由于骨骼變得脆弱,適合進行普拉提、瑜伽等運動,幫助糾正駝背等身體姿勢問題。如果有一定的運動基礎,也可以選擇跳舞等運動,提高身體靈活性。而對于70后的人來說,運動鍛煉的主要目的是緩解壓力,因此適合以跑步、游泳、打羽毛球等相對運動強度不太劇烈的基礎運動。如果以前已經有了力量訓練的習慣,可以考慮實施壺鈴、瑜伽以及低強度的有氧運動。而對于80后的人來說,由于新陳代謝開始變慢,肌肉逐漸縮小,因此推薦高強度的間歇訓練,如高強度的間歇訓練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好的效果。而對于90后來說,他們運動鍛煉的目的是擁有好看健康的體態,塑造自我形象。因此,好的鍛煉方法就是做力量訓練,如舉重的運動、半程馬拉松、沖浪等,可以增加肌肉、減少脂肪,還能促進睡眠質量、消耗熱量、促進新陳代謝,將健身變成一種習慣。
對于特殊體質的人來說,如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功能問題等,需要選擇小量和中等量有氧運動,如散步、慢跑、太極拳、氣功、游泳、騎車、健身舞等。這些運動在初期可能會導致血壓輕微升高,但長期堅持下來,肌肉中的毛細血管就會擴張,通過改善情緒降低血壓。如果你有糖尿病,則需要結合柔韌性、有氧運動、力量訓練的運動方式,才能更好地控制血糖。如果你有心臟功能問題,則適合步行運動,剛開始每周運動3-5次,每天兩次,逐漸增加至每天運動。
無論你因為什么原因開始運動,大家都希望通過運動收獲健康。然而,健康的運動計劃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因為運動是一個不斷進步的過程,你需要根據運動過程中遇到的情況與身體狀況來對運動方案進行靈活調整,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情況下,維持計劃開始一到兩個月運動后,身體就會適應運動,從而慢慢降低效果。這時候你可以選擇加長運動時間,或者采用“分段式”訓練(將一組訓練分成幾段進行),甚至“交替性”訓練(有氧無氧運動交替)還有調換運動順序的方法,打破身體的慣性,從而達到最佳的運動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