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浙江普利藥業向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提交了一項鹽酸美金剛顆粒2.2類新藥臨床申請。美金剛是一種神經系統藥物抗癡呆藥,市場上已有膠囊劑、片劑和口服液體劑等多種劑型,但尚未有顆粒劑獲批上市或進口。普利作為顆粒劑領域的先行者,成為了首個向國家藥監局提交顆粒劑新藥申報的企業。美金剛屬于興奮性氨基酸受體拮抗劑,可用于治療中重度至重度阿爾茨海默型癡呆。
米內網數據顯示,2021年在中國城市公立醫院、縣級公立醫院、城市社區中心及鄉鎮衛生院(簡稱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美金剛的銷售規模達到了3億元以上。而在零售市場(含中國城市實體藥店終端及中國網上藥店終端,不含縣鄉村實體藥店),美金剛的銷售規模也在億元級別。圖2展示了2021年美金剛在各終端市場的銷售額占比情況。可見,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是美金剛的主戰場。
受到國家藥品帶量采購政策的影響,美金剛片劑的銷售額下滑嚴重。而膠囊劑和口服液體劑則呈現出快速增長態勢。這表明,作為非集采的新劑型,顆粒劑市場潛力依然巨大。
表1顯示,自2020年以來,浙江普利藥業共申報了8個改良新藥。左乙拉西坦顆粒是普利首個申報上市的改良新藥,目前僅1家企業報產,很可能成為國內首家。此外,奧卡西平干混懸劑也是普利首家申報的改良新藥,競爭優勢明顯。
從目前情況來看,普利的改良新藥主要集中在神經系統領域。未來,隨著我國對創新藥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普利有望在神經系統藥物領域取得更多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