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我國中山市城市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實施方案正式實施。經過調整,千余檢驗價格下調,1151項檢驗項目價格下調6%,39項大型醫用設備檢查項目下調10%,1151項檢驗項目價格下調6%。此舉旨在改變公立醫院收入結構,引導醫務人員醫療行為和群眾就醫行為,降低群眾負擔。
改革內容包括取消藥品和醫用耗材加成,降低檢驗、大型檢查價格,調升診療、手術、護理、床位、中醫、兒科等醫療服務價格等。具體來說,取消藥品和醫用耗材加成,降低檢驗、大型檢查價格;調升診療、手術、護理、床位、中醫、兒科等醫療服務價格;同時,調升2172項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醫療服務價格。
針對調整后的影響,市衛計局副局長伍中慶表示,中山是省內第一個同步實施多項醫療服務價格調整的地級市。取消藥品和醫用耗材加成,降低檢驗、大型檢查價格,調升診療、手術、護理、床位、中醫、兒科等醫療服務價格,以此爭取更大的調整公立醫院收入結構“空間”。
改革實施后,對患者、醫生和醫院有何影響?根據中山市市衛計局介紹,實施改革后可改變公立醫院收入結構、引導醫務人員醫療行為和群眾就醫行為,醫保基金可承受,總體上不增加群眾負擔。
具體來說,每門診人次費用將降1.43元,每住院人次費用增加59.61元。住院的總費用、醫保費用和自費費用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已參加門診醫保的人員,在鎮區級醫院就診的個人支出基本無影響。未參加門診醫保的人員,其中,特定、特殊病種或病情較重的參保人的實際支出減少;非上述人員,由于治療疾病需要的藥物及檢查相對較少,藥物和檢查費用的降低部分未能抵消門診診查費提高部分,因此費用負擔會略有增加,就診醫院等級越高,輕癥就診費用增加越多,有利于分級診療。
此外,中山市公立醫院收入將會增加。全市藥品收入在醫院整體收入中的占比由35.0%下降到31.5%,醫用耗材占比由10.3%下降到9.5%,檢驗檢查收入占比由28.9%下降到27.8%,掛號、診察、治療、手術、護理、床位等收入由23.8%上升到29.2%。參加改革的28家公立醫院,總調升收入預計較需補償收入少收48.5萬,其中17家醫院收入增加。
總體來說,此次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方案實施后,將對患者、醫生和醫院產生積極影響,有助于推動分級診療、合理用藥、降低群眾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