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委針對“G20”工程企業在自主創新、人才引進、融資、重大創新品種臨床研究等各個環節提供更多政策支持。根據“G20”工程規劃,北京市科委及相關部門面臨巨大壓力,需要加快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為此,北京市科委將在科研開發和人才培養方面給予企業更多政策支持,重點解決企業面臨的人才和科研瓶頸。為了加快北京市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北京市科委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中的優惠政策將擴大到“G20”企業,“G20”工程應用型人才定制培養班和“CRO平臺”將解決企業面臨的人才和科研瓶頸。此外,北京還將通過推動京產藥品進入醫保目錄、在藥品招標采購中推行質量優先、建立流通藥品再評價機制等政策組合拳,促進企業快速發展。
最近,上海張江的生物醫藥產業發展遭遇困境,許多創業階段的生物醫藥企業都遭遇了產品轉化難的尷尬。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上海市科委成立了由17家醫院組成的“CRO聯盟”,聯盟成員醫院的臨床研究服務總額約為1.5億元,占北京地區臨床研究總服務量的75%。同時,出臺“CRO平臺”激勵措施,制訂《CRO平臺項目經費補貼實施細則》,獎勵為北京企業及“G20”企業服務的醫療機構。目前已有14家醫療機構獲得項目經費補貼,調動了臨床醫院服務于北京醫藥企業的積極性。
為解決北京市科委所面臨的人才結構不足問題,北京市科委聯合北京市教委共同發起,與校企共同制定、啟動了“‘G20’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計劃”,旨在定制性培養應用型人才,解決市屬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并滿足企業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通過該計劃的實施,2011年2所學校將為企業輸送近200名研發、生產一線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占當年畢業生的40%。這種以“G20”企業為實施主體,針對應用型人才的定向培養方式,既可解決市屬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又可較大程度地滿足企業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是校企雙贏的合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