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計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于9月1日聯合發布《關于加快發展社會辦醫的若干意見》,旨在推進社會辦醫的發展,優化醫療資源配置,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
《意見》要求,優先支持社會資本舉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加快形成以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為主體、營利性醫療機構為補充的社會辦醫體系。同時,嚴格控制公立醫院發展規模,留出社會辦醫的發展空間。在公立醫院資源豐富的地區,應支持并優先選擇社會信譽好、具有較強管理服務能力的社會資本,通過多種形式參與部分公立醫院(包括國有企業所辦醫院)的改制重組。此外,進一步放寬境外資本在內地設立獨資醫院的范圍,將香港、澳門和臺灣服務提供者在內地設立獨資醫院的地域范圍擴大到全國地級以上城市;其他具備條件的境外資本可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等特定區域設立獨資醫療機構。
鼓勵社會資本直接投向資源稀缺及滿足多元需求服務領域,舉辦康復醫院、老年病醫院、護理院、臨終關懷醫院等醫療機構,鼓勵社會資本舉辦高水平、規?;拇笮歪t療機構或向醫院集團化發展。國務院醫改辦主任孫志剛表示,提高社會辦醫比重有利于引入競爭機制,對醫療資源配置發揮“鯰魚效應”和“倒逼效應”,使衛生資源配置更合理,系統運行更加高效。
《意見》的出臺,將吸引醫療服務業市場的投資與并購浪潮。通過推動社會辦醫的發展,有助于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提高衛生資源的供給,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的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