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成立最早的調解醫療糾紛機構,山西省醫療糾紛調解委員會(以下簡稱“醫調委”)經過5年發展,其下設機構已覆蓋山西各縣,近年該省惡性醫療糾紛總體呈下降趨勢。這是記者從17日召開的山西省醫調委新聞通氣會上獲悉的。
醫調委是獨立第三方,以調解醫療糾紛為主要職能的機構。自2006年10月成立以來,截至2011年11月底,山西省醫調委共接待群眾來訪近3萬人,受理醫療糾紛案件3425起,調解成功3117起。經過五年發展,山西省醫調委在各個地市都已設工作站、駐縣聯絡員,并進行統一管理,保證每個地方的醫患糾紛都能得到及時受理。
據資料顯示,近期“全國醫患糾紛調處工作經驗交流會”上,山西首創的“全省統一管理”模式得到司法部、衛生部及其他省市的認可。
惡性醫療糾紛逐年下降。根據山西省醫調委提供的數據顯示,近五年來,山西省醫療糾紛事件整體處于上升趨勢,但由于醫調委的及時介入,惡性醫療糾紛逐年下降。2009年調解醫療糾紛700多起,其中惡性醫療糾紛233起;2011年調解的醫療糾紛高達1100多起,但惡性事件卻下降到90多起。
民營醫院逐漸成為醫療糾紛高發帶。隨著民營醫院的增多,及其自身管理的不完善,近年民營醫院成為醫療糾紛的高發帶。此外,根據山西省醫調委處理的多起糾紛案例,婦產科是醫療糾紛發生最多的科室,其次是骨科、外科、急救、內科。
為降低醫療糾紛的發生,山西省醫調委提出“調防結合、以防為主”的工作理念,總結出醫療糾紛多發的原因,并在全省醫療機構范圍內進行糾紛防范知識普及。截至目前,山西省醫調委已舉辦講座353次,聽眾6萬多人。
醫調委實行免費咨詢、免費調解、免費受理,但由于調解人員隊伍的擴大,經費保障不足成為制約山西省醫調委工作的一大問題。韓學軍希望明年能加大宣傳力度,讓更多民眾知道,遇到醫療糾紛時可尋求醫調委的援助,理性解決醫療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