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我國醫療領域不斷進行放管服改革,健康中國戰略持續推進。隨著醫師執業重點和方向的改變,及時了解這些變化對醫師自身的職業生涯規劃具有重要意義。根據目前醫療環境分析,未來醫師執業方向將發生以下變化:
1. 醫師可兼職開診所:今年5月份,國家出臺了《關于開展促進診所發展試點的意見》,決定在2019至2020年,在10個城市開展促進診所發展試點工作,并在全國推廣。該意見提出了診所實行備案制管理、醫師可兼職開診所、支持診所規模化集團化發展等重大舉措。8月份,文件在北京落地,9月起實行,診所改革在試點城市真正鋪展開來。
2. 醫師開診所門檻提高:根據《意見》,鼓勵在醫療機構執業滿5年,取得中級及以上職稱資格的醫師,全職或兼職開辦??圃\所。早在2010年原衛生部制定發布的《診所基本標準》中,要求至少有1名取得執業醫師資格,經注冊后在醫療、保健機構中執業滿5年。因此,醫師開診所條件將有變化,須取得中級及以上職稱。
3. 線上診療大范圍鋪開:今年8月底,國家醫保局發布了《關于完善“互聯網+”醫療服務價格和醫保支付政策的指導意見》,為我國互聯網醫療市場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互聯網醫療市場的大范圍開拓,讓醫師的執業領域得以拓寬,多點執業成本大幅降低。根據去年出臺的《互聯網醫院管理辦法(試行)》,互聯網醫院使用非本機構注冊的醫師,不用重新注冊?;ヂ摼W醫院提供診療服務的醫師,應當依法取得相應執業資質,在依托的實體醫療機構或其他醫療機構注冊,具有3年以上獨立臨床工作經驗,就可以開展互聯網診療。
4. 重視預防,健康處方推行:隨著健康中國戰略的推行,國家文件多次強調要把預防為主擺在突出位置,優化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今年3月,國家衛健委發布《關于印發貧困地區主要慢性病健康教育處方的通知》,公布6種主要慢性病健康教育處方,要求基層醫務人員免費發放給患者。在地方上,一些省份開始推行“雙處方制度”。今年6月份,浙江省衛健委發布《關于強化縣域醫共體公共衛生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把健康促進和健康保護措施作為臨床醫療服務重要環節,推行醫療處方和健康處方“雙處方”制度。通過開健康處方,讓患者更加重視良好的生活習慣,從而減少疾病發生,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用藥,符合健康中國的戰略方向。
5. 醫師個人品牌價值凸顯:隨著醫療行業放管服改革,醫療機構和醫療人才將具有更多的自主性,醫療資源優化整合加速,多點執業、備案制、合同制在公立醫院大面積推行。互聯網醫療時代到來,這些都將打破以前“大鍋飯”的狀態。患者就醫選擇時不再只看是哪個醫療機構,而是注重醫師個體的技術水準。醫師個人品牌價值被逐步凸顯,醫師的名字就是招牌。因此,一個好的醫療機構并不是醫生的避風港,未來將是醫師個人在市場上的競爭角逐,技術過硬才是贏得患者信任的終極砝碼。放管服改革不斷激發著醫療市場的活力,大量機會涌來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多挑戰。醫師價值的實現方式越來越多元,只要你準備的足夠充分,任何改變對你來說都是成功的助推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