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東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石碣鎮新城區街心廣場舉辦了一場宣傳活動。專家指出,通過接種疫苗、早期篩查和規范治療等措施,我們可以戰勝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種肝炎病毒所引起的一組傳染病,主要包括甲、乙、丙、丁、戊五種型別肝炎。
近年來,東莞市在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方面取得顯著成效,特別是在甲肝和乙肝疫苗接種方面。2004年6月起,東莞將甲肝疫苗納入兒童計劃免疫,對適齡兒童免費接種一針次的甲肝減毒活疫苗。近年來,東莞的甲肝發病率已處于歷史低位,連續十年未出現甲肝暴發疫情。東莞于1992年將乙肝疫苗納入計劃免疫管理,對所有新生兒實施乙肝疫苗免費接種工作。經過多年的努力,東莞5歲以下兒童乙肝表面抗原流行率已經下降至1%以下,達到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5歲以下兒童乙肝表面抗原攜帶率小于2%的目標。
根據1992年全國血清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和2013年東莞全人群乙肝標志物監測結果估計,1992年以來東莞市兒童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減少了10萬人以上。專家提醒市民要正確認識病毒性肝炎,科學防治遠離疾病。如市民還有其他關于病毒性肝炎的疑問,可撥打東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規劃所電話22625613、23663612、22694738進行咨詢。
如何預防病毒性肝炎呢?專家建議,一是接種疫苗,預防甲肝和乙肝。接種甲肝和乙肝疫苗是預防甲肝和乙肝的最安全、有效的措施。我國設定新生兒乙肝疫苗接種程序為0、1、6月,即上述月齡時各免費接種1劑乙肝疫苗,共3劑,第1劑應在出生24小時內接種,并完成全程接種。由于5歲以下兒童感染乙肝病毒后更易形成慢性炎癥,因此及早接種乙肝疫苗并形成有效抵抗力更為重要。二是防止“病從口入”,預防甲肝和戊肝。甲肝和戊肝病毒主要經消化道傳播,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如飯前便后洗手,不吃未煮熟的海產品,不喝生水等行為可有助預防甲肝和戊肝。三是切斷傳播途徑,預防乙肝和丙肝。不與他人共用注射器、牙刷、剃須刀等用具,避免不安全的無保護性的性行為,避免到不正規的醫療機構進行針灸、注射、手術治療或牙科診療等行為可有效預防乙肝和丙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