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據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官網消息,強生旗下西安楊森阿帕他胺片在華的第二個上市申請已獲得審批。這意味著該藥即將在國內獲得第二個適應癥。筆者猜測新適應癥為轉移性去勢敏感性前列腺癌(mCSPC)。
阿帕他胺(apalutamide,Erleada)是一款由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后授權給Aragon公司)研發的第二代雄激素受體(AR)抑制劑。通過阻斷前列腺癌細胞中的雄激素信號通路,阿帕他胺可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從而推遲遠處轉移的發生。阿帕他胺可抑制三種途徑的癌細胞生長:通過抑制睪丸分泌雄激素,阻斷雄激素信號通路的信號傳遞;通過抑制雄激素受體,阻止雄激素與前列腺細胞上的雄激素受體的結合;通過抑制腎上腺皮質激素合成,影響睪丸激素的分泌。
2013年8月,強生收購了由其子公司西安楊森負責研制、上市報批、生產及銷售的Aragon。2018年2月,阿帕他胺被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準用于非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nmCRPC),成為全球首個治療nmCRPC的藥物。2019年9月,阿帕他胺聯合雄激素剝奪療法(ADT)被FDA批準用于治療轉移性去勢敏感性前列腺癌(mCSPC)。目前,這兩個適應癥已在歐盟獲得批準。
強生公司對Erleada的商業前景充滿信心。據著名醫藥市場調研機構EvaluatePharma發布的預測報告,預計Erleada在2024年的全球銷售額將達到21.15億美元。在國內,阿帕他胺的上市較晚,于2019年9月被NMPA批準用于治療具有高危轉移風險的nmCRPC,商品名為安珂森。值得一提的是,阿帕他胺在2019年5月被納入《第二批臨床急需境外新藥名單》。
阿帕他胺的上市意味著其有望擴大適應癥,造福更多的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癌是全球導致男性死亡的第二大主要病因,是一種雄激素依賴性腫瘤。過去十年,我國前列腺癌發病率逐年上升,成為中國男性第五大常見癌癥。轉移性去勢敏感性前列腺癌(mCSPC)是指仍然對雄激素剝奪療法(ADT)有反應并已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的前列腺癌。
轉移性去勢敏感性前列腺癌(mCSPC)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去勢治療和抗雄治療。抗雄治療作用靶位是腎上腺或前列腺,通過應用抗雄激素藥物競爭性阻斷雄激素與前列腺細胞上雄激素受體的結合來發揮作用。抗雄治療藥物主要分為三類:腎上腺皮質激素合成阻滯藥、雄激素受體抑制劑及5α-還原酶抑制劑。目前獲批的雄激素受體抑制劑主要有阿帕他胺、恩雜魯胺、比卡魯胺、氟他胺、尼魯米特等。
恩雜魯胺是全球首個獲批的第二代AR抑制劑,由美國Medivation公司(后被安斯泰來收購)研發。恩雜魯胺的上市后很快成為重磅炸彈級產品,2018年達到全球銷售額高峰,約36.24億美元。目前,恩雜魯胺已在國內獲批用于治療轉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商品名為安克坦,且已遞交第二個上市申請。預計未來隨著阿帕他胺和恩雜魯胺在國內新適應癥的獲批,兩者將展開激烈的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