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截至7月26日,按照申萬行業分類,兩市已有84家醫藥上市公司發布中期業績預告,披露進度超過60%。84家公司中,除1家不確定外,預喜公司已達63家,預喜比例達75%。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新醫保目錄的出臺,醫改的深入,政策發布和實施的密集期,整個醫藥板塊分化明顯。其中,得益于環保檢查等供給側改革的實施,部分原料化工龍頭企業業績大幅增長。
供給側改革推動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1-5月,醫藥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11617.1億元,同比增長11.9%,利潤總額1255.2億元,同比增長15.7%。收入和利潤總額增速較2016年同期分別提高1.91和0.73個百分點。基本面的回暖反映了醫藥行業在經濟下行中的穩定增長。以凈利潤增速下限計算,54家公司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16家公司業績同比增長50%以上,10家公司業績有望翻番。從增速最高的公司來看,部分原料藥、化學藥龍頭企業受益于環保趨嚴下的減少供應。主要產品產銷兩旺,業績同比激增。東北制藥目前位居增速榜第一。公司預計上半年實現凈利潤3800-4100萬元,同比增長1106%-1201%。公司表示,與去年同期相比,公司主導產品維生素C價格上漲,而長單銷量較一季度有所下降。與東北制藥同屬于維生素陣營的花園生物也預計上半年業績暴增。公司預計上半年實現利潤7300-7700萬元,同比增長364%-389%。公司表示,業績同比大幅增長主要是由于公司首次募投項目產品——膽固醇和25-羥基維生素D3的原產銷量大幅增長,增加了公司利潤。值得注意的是,投資機構早就看好公司2017年的業績和表現。很多證券投資基金和牛三從2016年底就開始潛伏。中藥細分龍頭之一的廣譽遠表現良好。公司預計上半年實現凈利潤約7200萬元,同比增長約235%。公司表示,報告期內,隨著“中國好孕”等營銷活動的全方位開展和廣告投入的逐步加大,公司核心控股子公司山西廣譽遠的核心業務板塊中藥銷售收入實現快速增長,較去年同期增長約70%。同時,公司進一步加強了各項成本費用的控制,盈利能力進一步提高;此外,山西廣譽遠于2016年12月1日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使得歸屬于山西廣譽遠母公司的凈利潤較去年同期增長80%左右;此外,與去年同期相比,公司持有山西廣譽遠的股權比例由55%上升至96.03%,導致2017年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大幅增長。關注龍頭公司券商指出,雖然醫藥行業利潤總額穩步增長,但在“兩票制”加碼、國家藥監和醫改力度加大的背景下,醫藥行業發展難以樂觀。深榮發、益銘醫藥、貝達藥業等公司均表示,此前公司產品被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