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4/26)大量藥企和藥商退出;全國所有醫療機構專項整治啟動;胎兒免疫系統「提前啟動」會導致早產嗎?科倫全線爆發:2017年營收增長33.49%突破百億的原因是什么?當風靡全球的“神藥”馬應龍麝香痔瘡膏節節攀升.
【賽柏藍】:大批藥企藥商不干了
4月25日,廣西壯族自治區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關于擬注銷藥品生產許可證的公示(2018年第1號)》。公告稱,兩家藥品生產企業均向藥品監管部門提交了《藥品生產許可證》注銷申請。
頭條菌:今年以來,大量藥品生產企業和經營企業主動關停停產,甚至注銷GMP和GSP證書!
【賽柏藍器械】:全國所有械商醫療機構專項整治開啟
日前,國家醫藥產品管理局正式發布《2018年嚴厲打擊違法違規經營使用醫療器械專項整治工作方案》,決定從今年5月至11月底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專項整治行動。
頭條菌:醫療器械行業即將迎來一場密集、精準、全國范圍的專項整治行動。一批違法違規的運營企業將被清理出行業,更多的運營企業和用戶將面臨罰款等行政處罰。
【生物探索】:胎兒免疫系統“提前啟動”引發早產?
來自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科學家發現,胎兒的免疫系統之所以啟動較早,是因為一系列“錯誤指令”3354。母親感染容易引起炎癥,從而刺激胎兒的免疫機制。胎兒的免疫系統錯誤地將來自母親的細胞視為“入侵者”,從而產生抗炎化合物。
頭條菌:科學家提出新觀點:胎兒的免疫系統“蘇醒”過早,容易排斥母體,從而導致早產。
【新康界】:糖尿病領域大拿諾和諾德 最近壓力山大
財報顯示,諾和諾德2017年銷售收入增速近5年來首次跌破5%,增速僅為2%,遠低于投資者11%的預期。2018年初,諾和諾德在血友病領域的重要目標Ablynx的收購戰中敗給了賽諾菲。
頭條菌:可想而知,諾和諾德2018年的業績增長壓力是空前的。
【醫藥魔方數據】:全球首個強仿「索非布韋」案例紀實
根據吉利德的仿制協議,馬來西亞可以從印度進口仿制藥(SOFIBUWE、SOFIBUWE/REDIPAVE、SOFIBUWE/VIPATAVE)用于公立和私立醫院治療患者;根據強制許可,只有公立醫院可以使用從埃及進口的sofebuvir仿制藥。
頭條菌:本文介紹馬來西亞近期對吉利德研發的丙肝明星藥物索非布韋的強制許可行動,希望能為中國維護公眾健康、促進藥物可及性的工作提供參考。
【藥明康德】:通和毓承領投1藥網5000萬美元融資
4月26日,同和鈺誠宣布完成對國內互聯網醫藥健康領軍企業——1醫藥網的投資。此輪投資由通和宇成領投,投資金額約5000萬美元。
頭條菌:我國的現狀是,公眾看病難、買藥貴,醫藥流通環節多、效率低,醫藥流通終端碎片化整合程度低。互聯網會改變這個行業的格局。
【動脈網】:2018年Q1數字醫療融資總額2.8億美元
近日,STARTUP HEALTH發布了2018年第一季度全球數字醫療投融資報告。報告顯示,本季度數字醫療領域的投融資總額為2.8億美元,是第一季度迄今為止的最高金額。這與投資者生態系統的不斷壯大、無數公司和新技術的出現有關。
2010年第一季度191筆投融資中-59000筆,B輪及以上融資最多,標志著數字醫療行業逐漸走向成熟。
頭條菌:
近日,據新華社報道,為避免醫院特殊藥品短缺,患者無法及時買藥,山東省人社廳近日出臺規定,明確54種重大疾病治療所需的高值藥品,采取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零售藥店“雙渠道”銷售模式。
【藥店經理人】:醫保結算放開?藥店抓緊布局54種高值藥品山東省人社廳職工醫保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新規納入的藥品
頭條菌:對于科倫來說,上市之初制定的“三引擎驅動”發展戰略成效顯著。輸液板塊持續的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鞏固了其領先地位,抗生素在整個產業鏈中的競爭優勢也凸顯出來。
【E藥經理人】:科倫全線爆發:2017營收超百億 增長33.49% 靠什么?
2017年,馬應龍藥業實現營業收入17.5億元,同比下降16.8%,凈利潤3.2億元,同比上升27.9%。痔瘡產品營業收入7.6億元,同比增長18.8%。該類產品雖然僅占營業收入的43.3%,但其毛利率卻高達77.19%,是該企業的主要利潤來源。
頭條菌:馬應龍麝香痔瘡膏這兩年在歐美市場獲得了很多好評,成為了“網絡名人”,但其主要銷售市場是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