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CFDA在官網發布《總局關于藥品經營企業中執業藥師“掛證”行為檢查情況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報》),公示了吉林、江蘇、安徽、江西、河南、廣東、海南、四川、西藏、甘肅、寧夏、新疆等地被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認定“未注冊”的65名執業藥師。
執業藥師注冊,人不值班,早已是公開的秘密。有些藥店甚至將執業藥師執照的租賃費用視為固定成本。一位醫務工作者向記者透露,他所在的縣只有80%左右的藥店有開證明的行為。這個縣的執業藥師絕大多數都是縣醫藥公司改革前的老員工。之后在藥店掛證,或者被藥店聘請到店里“坐臺”,負責藥品銷售。他們每天只來店里半天。證書每個月掛鉤400元(城市藥店的證書費用1000多元),另外還有“坐表”的額外收費。
掛證流行的基本原因有兩個:一是執業藥師數量不足。全國約有45萬家連鎖藥店和單體藥店,但藥店注冊執業藥師只有35萬人;第二,租用執照的成本遠低于聘請執業藥師的成本。在藥店租個牌照可以降低運營成本。客觀的資源限制和主觀的逐利欲望催生了一條連接執業藥師和企業的黑色利益鏈。
去年12月,國務院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個人誠信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要求加強個人誠信體系建設,褒揚誠信,懲戒失信,提高全社會信用水平,其中執業藥師誠信被突出強調。
藥劑師對于藥店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他們應該審查醫生的處方,并根據病歷和醫生的診斷為患者建議最合適的劑型和劑量。執業藥師在藥學服務中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沒有引導公眾合理用藥,許可的行為擾亂了藥品流通的行業氛圍,抹黑了執業藥師的職業榮譽。
今年以來,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在藥品經營企業監督檢查中,加強了對執業藥師“掛證”行為的檢查,以加強對藥品經營企業的監督管理,規范藥品經營企業配備和使用執業藥師的行為。
通知顯示,相關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已將65名“持證”人員的相關信息錄入全國執業藥師注冊管理信息系統“獎懲記錄”欄,所在省份執業藥師注冊機構將按照有關規定收繳其注冊證書,并注銷注冊并予以公示。
接下來,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將繼續加強對醫藥企業執業藥師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對持證執業藥師和有持證行為的藥品經營企業,依法處理并及時向社會公開。
附:經檢查認定為“持證”的執業藥師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