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已經在腫瘤樣本中觀察到了一個多世紀的細胞自相殘殺現象,但現在他們仍然沒有明確闡明這種不尋常行為的分子機制。最近,來自Babraham研究所和其他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新的驅動細胞自噬的分子機制,或為進一步闡明癌癥生物學相關機制提供了新的希望。相關研究發表在國際期刊《eLife》上。
圖片來源:Babraham研究所的Jo Durgan博士
當一個細胞包圍、殺死并消化另一個細胞時,就會發生細胞自噬。這種現象不會發生在健康細胞之間,但在腫瘤組織中非常普遍。在這項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員揭示了細胞分裂驅動細胞自噬的機制,即細胞分裂為兩個時;因為不受控制的細胞分裂是癌癥的標志,所以研究人員認為,細胞自我吞噬往往在抗癌中起著重要作用。
在這篇論文中,研究人員研究了人類上皮細胞,這些細胞可以形成體表,并導致80%以上的人類癌癥。正常情況下,當細胞分裂時,上皮細胞會牢固地粘附在其周圍的表面。這項研究發現,吸附力的減弱往往會導致更多的細胞自噬,這可能解釋了為什么削弱細胞吸附的藥物可以作為有效的抗癌藥物。
研究人員Durgan博士表示,我們開始研究和識別可以控制腫瘤細胞自噬的特殊蛋白質,但我們使用延時顯微鏡觀察了整個過程,我們意外地發現了一種完全意想不到的新機制,這可能表明從癌癥的角度來看,細胞分裂真的看起來非常有趣。細胞自噬與腫瘤之間存在非常復雜的關系,但細胞自噬對腫瘤的生長有幫助還是阻礙尚不完全清楚。然而,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分裂的細胞更容易被其他細胞吞噬,這也表明細胞自噬可能通過促進附近健康細胞對癌細胞的破壞和耗竭來減緩或抑制癌癥的進展。
最后,研究員Oliver Florey表示,細胞自噬是一個非常有趣的過程,它可能在正常的生理機制(包括癌癥等)中發揮關鍵作用。);通過對細胞自噬的研究,可以進一步闡明基礎細胞生物學的機制,在癌癥研究領域有更多的新發現。經過100多年對細胞間結構的觀察和研究,現在研究人員在細胞和癌癥生物學研究中取得了非常令人興奮的發現。
本文來自生物谷。更多信息,請下載生物谷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