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9日,是第15個世界卒中日。
卒中,是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卒中,是該疾病在醫學上的正式名稱,生活中人們更多的是將其稱為中風。根據病因,通常可分為因腦血管堵塞導致的缺血性中風(腦梗死)和因腦血管破裂導致的出血性中風(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等)兩大類。
中風是中國人生命健康的“頭號殺手”
全球疾病負擔研究顯示,中國人總體中風終生發病風險為39.9%,位居全球首位,這意味著每5個人大約會有2人在一生中罹患中風;《2019中國衛生健康統計提要》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人因腦血管病致死比例超過20%,這意味著每5位死亡者中至少有1人死于中風。
同時,中風可導致患者肢體癱瘓、言語障礙、吞咽困難、認知障礙及精神抑郁等,從而發生暫時或永久性殘疾。
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導致中風
中風是由生活方式、環境、遺傳等多種因素共同導致的疾病,其危險因素分為不可干預和可干預兩類。
不可干預危險因素包括年齡、性別、遺傳及出生體重等。隨著年齡增長,中風發病風險顯著升高;男性中風的患病率、發病率及死亡率高于女性;有中風家族史的人,中風風險可增加30%;出生體重小于2500g的人中風風險是出生體重4000g者的2倍以上。
可干預危險因素主要有10項,包括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心臟病、吸煙、酒精攝入、飲食、超重或肥胖、體力活動不足及心理因素。
94%以上的中風可以預防
來自32個國家的Interstroke研究顯示,全球范圍內90.7%的中風與以上10項可干預危險因素相關;在中國,上述10項可干預危險因素與94.3%的中風發生有關。
針對中風可干預的危險因素,采取預防措施,將有效降低中風發病及復發風險。
控制血壓。通過藥物及改變生活方式等,將血壓降至140/80 mmHg以下;30歲以上的人,每年至少測量1次血壓;正常血壓高值者(收縮壓120-139 mmHg或舒張壓80-89 mmHg)應促進健康生活方式,并每年篩查高血壓。
控制血糖。定期檢測血糖,必要時檢測糖化血紅蛋白或做糖耐量試驗,及早識別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狀態,并及時治療;糖尿病患者要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飲食,加強運動,必要時口服降糖藥或胰島素,將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低于7.0%。
控制血脂。40歲以上男性和絕經后女性應每年進行血脂檢查;中風高危人群可定期(3-6個月)檢測一次血脂;遵循醫務人員建議,按時用藥控制血脂。
預防心臟病。建議成年人定期體檢,及時發現心臟疾病;懷疑自己患有心臟病時,應及時找醫生進行確認、治療。
戒煙。吸煙者應通過心理輔導、尼古丁替代療法、口服戒煙藥等方式戒煙;不吸煙者也要避免被動吸煙。
不飲酒。飲酒的人應戒酒;目前還沒有充分證據表明少量飲酒可降低中風風險,因此最好是滴酒不沾。
健康飲食。膳食種類多樣化,能量和營養攝入應合理;增加全谷物、豆類、薯類、水果、蔬菜和低脂奶制品攝入,減少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攝入;減少鈉攝入量,增加鉀攝入量,食鹽每日攝入不超過6g。
減輕體重。超重和肥胖的人,應通過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飲食習慣、規律運動等措施減輕體重,將體重控制在健康范圍內。
規律運動。建議進行每次運動時間不少于30分鐘、每周運動時間不少于150分鐘、強度為中度及以上(運動時心率達到120次/分以上)的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騎自行車、游泳等項目,并輔以肌肉強化(抗阻)訓練;日常工作以靜坐為主的人,建議每坐1小時,應進行短時間(2-3分鐘)身體活動。
保持心理健康。進行壓力管理,舒緩過度工作和生活壓力,保持心情愉悅,減少消極情緒,必要情況下可采取心理治療聯合藥物治療緩解焦慮和抑郁。
此外,對于開展了“中國卒中高危人群篩查和干預項目”地區的人群,在接到篩查通知后,應主動配合中風的早期篩查,根據篩查結果,知曉自己是低危、中危還是高危人群,聽取醫務人員建議,采取相應預防措施,及時隨訪。
“1-2-0” 口訣,迅速判斷中風
預防措施有助于降低中風發病風險,而及時發現中風,迅速送醫治療,則有助于降低患者死亡率、改善預后。對于中風患者而言,“時間就是大腦”,等不得也拖不起。在4.5小時內進行包括溶栓治療在內的有效救治措施,能夠挽救部分尚未壞死的腦組織,改善患者預后。
如果發現自己或身邊的人突然出現口眼歪斜、言語不利、一側肢體無力或不靈活、行走不穩、劇烈頭痛、惡心嘔吐、意識障礙等,要及時送醫治療。
2016年專家提出了適合中國人群快速識別中風的“1-2-0”口訣,以及時判斷出中風,減少患者院前延誤時間,挽救患者生命。
1:看1張臉,是否不對稱、口角歪斜;
2:查2只胳膊,能否平行舉起,單側手臂是否無力;
0:聆(0)聽,說話是否口齒不清,表達困難。
如果通過這三步觀察,懷疑患者是中風,可立刻撥打急救電話120,送往醫院,讓患者接受醫生指導,規范治療。
參考資料
[1] 《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2019》編寫組,(2020). 《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2019》概要. 中國腦血管病雜志, DOI:10.3969 /j.issn.1672-5921.2020.05.008.
[2]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 et al.,(2019). 中國腦血管病一級預防指南2019. 中華神經科雜志, DOI:10.3760/cma.j.issn.1006-7876.2019.09.002.
[3] 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關于開展2020年世界卒中日主題宣傳活動的通知. Retrieved Oct 29 ,2020,from
[4] Stroke. Retrieved Oct 29 ,2020,fr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