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疫苗增至15種 重點動員外來非戶籍人口
2023-02-18
責任編輯:未填
瀏覽數:27
恩都醫藥招商網
生意社4月26日訊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25日是“全國兒童預防接種宣傳日”,目前,我國已將15種可預防疾病疫苗納入國家免疫規劃。雖然各地的免疫規劃程序不同,但半歲的孩子基本上至少要接種6針疫苗,比如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等都必須接種。 今年的主題是“接種疫苗,家庭有責”,但根據衛生部的統計,目前仍有接近20%的家長不知何時帶兒童接種疫苗。除了知曉率低,在疫苗接種過程中還有哪些問題需要解決呢? 每個嬰兒在出生后的一個月內,家長都需到居住地接種單位為其建立兒童《預防接種證》,因為隨著嬰兒生長月份的增加,乙肝疫苗、口服糖丸、白日破疫苗、流腦疫苗等多種可預防性疾病的疫苗需要分階段的注射到兒童體內。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楊維中的介紹,目前我國免疫規劃疫苗的種類已經增至15種。 楊維中:由過去的5個苗預防7種病,現在是由12種疫苗預防15種病,全國都在實施這個計劃,這么短時間內的擴大,還是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加強和完善。 以麻疹疫苗為例,2010年曾在全國范圍內統一開展以兒童為主要接種對象的強化免疫活動,在免疫之后,全國麻疹發病總體水平明顯下降。但是就在幾個月后,部分地區仍然出現了麻疹反彈,衛生專家表示,反彈的原因是部分地方兒童,尤其是流動兒童并沒有按計劃及時接種疫苗。而類似的情況,在流動人口占總人口近八成的深圳市也同樣存在。據統計,乙肝、麻疹、新生兒破傷風報告發病超過八成均是流動兒童。廣東省外來人口疫苗接種率也只有70%。楊維中表示,加強流動人口的免疫規劃是今年宣傳的重點。 楊維中:今年不管從全國還是北京,不論長期還是短期都會將外來非戶籍人口作為整個免疫接種動員對象。北京今年工作重點會放在這些人群聚居的地方進行上門服務,宣傳,我國醫改的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這個問題會得到逐步的改善。 隨著兒童接種疫苗種類和數量的不斷增加,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發生數量也呈現增加的趨勢,很多公眾開始關注疫苗的安全性問題。那么這些疫苗到底安全嗎? 根據衛生部的統計,自從實施兒童計劃免疫以來,曾經嚴重威脅兒童健康和造成兒童死亡的麻疹、百日咳等傳染病已經得到有效控制,全國減少了麻疹、百日咳、破傷風等6種疾病大約3億人次的發病人數,減少相關死亡約400萬人。 此前,由于極個別兒童出現疫苗過敏事件引發家長對于疫苗安全的擔憂,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楊維中表示,我國疫苗質量和安全性已經得到普遍認可,建議家長不要過多擔心,除嚴重急性疾病、過敏體質、免疫功能低下、神經系統疾患的兒童需要醫生根據病情判定是否需要接種疫苗外,其余兒童可放心接種疫苗。 楊維中:中國一年出生1600萬個孩子,發生的只有幾千個孩子,我們今后會控制到一千多,甚至消除不發生。大多數的疫苗都沒有什么副作用反應,只有極少數的疫苗會發生極低概率的事件,為了孩子不得病,大家要權衡。
- 閱讀上文 >>
暫無
- 閱讀下文 >>
處方被限 中藥生機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