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常務副主任杜文民7日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據近5年不完全統計,上海、武漢、杭州、重慶、成都等大城市每年藥物使用總量中,抗生素的日常使用占30%-40%,遠高于其他各類藥物。
他解釋說,與全球抗生素的日常使用量只占所有藥品的10%左右相比,中國抗生素的使用存在嚴重不合理的狀況。他建議,今年世界衛生日的主題是“抵御耐藥性:今天不采取行動,明天就無藥可用”。
當天下午,上海市衛生局、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和上海市健康促進委員會辦公室舉行“合理使用抗菌藥物”公眾健康教育活動啟動儀式。來自上海市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監測結果顯示,當地40多家樣本醫院年消耗抗生素9億元人民幣,約占全部藥品費用的1/3。監測結果還顯示,上海近四成人把抗生素當退熱藥,一年反而要多生幾次病。
醫務界人士指出,兒童使用抗生素過多,會導致患兒一個月內的返診率超過正常就診的一倍。杜文民表示,由于抗菌藥物的過多使用,會造成自身抵抗力下降,導致“吃藥多”的人比常人多生病。更大的危險是,感染耐藥菌機會增多,再生病將無藥可醫。
杜文民說,抗生素濫用導致的耐藥性問題已越來越令人頭疼。原本一線抗生素,比如青霉素等,現在的耐藥性已近達70%至80%。二、三線的高級抗生素現在已被推向臨床一線。此外,上海市健康促進委員會辦公室進行的一次專題抽查顯示,市民對合理使用抗菌藥物存在不少誤區。30.21%的人沒有意識到“感冒不應立即使用抗菌藥”,33.37%的人沒有意識到“拉肚子不應立即使用抗菌藥”,63%的人不知道使用抗菌藥物應當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