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沖突持續混亂,世界制藥巨頭采取下一步行動備受關注。全球強烈反對聲中,越來越多的制藥公司撤出原本在俄羅斯進行的一系列商業活動。還有一些公司貢獻了他們在俄羅斯獲得的營收。這些行動開始之前,許多國家或組織譴責制藥公司仍然在俄羅斯開展業務。與此同時,隨著俄烏沖突的開始,全球許多企業都在匆忙撤出俄羅斯。
諾華和默沙東這兩家制藥公司采取不同策略應對。諾華向多個非政府組織捐贈了300萬美元,并表示已經決定暫停在俄羅斯的一切投資,停止所有商業營銷活動,同時不再進行由他們或外部機構組織的任何科學活動。然而,諾華表示,公司仍然盡力為兩國的患者提供藥品。
默沙東則表示,公司不會在俄羅斯進行進一步投資。此外,他們還表示,在俄羅斯沒有研發或生產設施,他們遵守國際制裁。此外,默沙東中斷了所有新篩查,不再招募患者參與正在進行的臨床試驗,除此之外,該公司也叫停在俄羅斯開展新研究的計劃。
艾伯維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他們已暫停運營在俄羅斯的所有美容產品,并補充稱,其在俄羅斯沒有生產工廠,他們也將持續關注艾伯維在烏克蘭和周邊地區的員工。禮來在周二的一份聲明中表示,已暫停向俄羅斯出口“非必需藥品”,并將從俄羅斯銷售中獲得的利潤捐給人道主義救援組織。目前,禮來在俄羅斯的業務只覆蓋癌癥和糖尿病領域。禮來公司的一位發言人澄清說,暫停銷售的是某些特定藥品,如Cialis。該公司沒有透露更多細節,只是在官網上發布了一條簡短的標語:“我們還暫停了在俄羅斯的所有投資、推廣活動和新的臨床試驗,并暫停向該國出口非必需藥品。”
自1989年以來,禮來一直在俄羅斯開展業務。該公司在俄羅斯的官網顯示,除了治療癌癥和糖尿病,禮來還銷售骨質疏松癥和精神障礙等其他疾病的藥物。與其他商業部門不同的是,從人道主義角度來看,暫停所有業務或完全撤出俄羅斯,對制藥公司來說是不可行的。
諾和諾德表示,他們也將盡一切努力維持烏克蘭和俄羅斯的供應。該公司“對俄烏沖突深感擔憂”,并表示將定期與烏克蘭的員工保持聯系。諾和諾德一名發言人補充說,“我們在俄羅斯的工廠仍在運營,仍會為俄羅斯的患者提供藥物”。
羅氏也透露,由于他們的俄羅斯同事在藥物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該公司暫時將繼續在俄羅斯運營。羅氏在俄羅斯沒有生產基地。相關發言人補充說,目前,新場地的啟用,以及新患者的招募均已擱置。
輝瑞、拜耳和賽諾菲是行業里最早一批對俄烏沖突作出反應的制藥公司。輝瑞停止在俄羅斯啟動新的臨床試驗,并終止在俄羅斯招募新患者參與正在進行的試驗,不過它承諾將繼續向已經參與試驗的患者提供藥物。拜耳宣布,在俄羅斯和白俄羅斯,他們將停止所有與衛生和農業必需品供應無關的支出。賽諾菲表示將立即停止在俄羅斯的所有廣告和媒體活動,以及任何與“我們的必需藥品和疫苗”供應無關的新支出。
隨著俄烏沖突的繼續,許多跨國公司對其在俄羅斯的業務進行了調整。耶魯大學管理學院編制的一份名單顯示,截至周三,約有400家公司暫停、縮減或徹底撤出了原本在俄羅斯的業務。但也有很多大公司尚未正式作出回應。
總之,制藥公司采取了一系列行動應對俄烏沖突,包括暫停業務、捐贈資金、減少研發投入等。這些行動使得制藥公司能夠更好地為患者提供治療方案,同時遵守國際制裁。然而,制藥公司也面臨著人道主義和商業兩方面的挑戰,如何在保持員工生命安全的同時,繼續為兩國患者提供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