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問題愈發嚴重,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然而,在應對和治理霧霾的過程中,人們也面臨著深層次的擔憂:不斷攀升的顆粒污染物是否能夠對肺部和健康產生嚴重危害?
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鐘南山表示,盡管我國在應對和防范霧霾方面已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仍然存在一些難以忽視的擔憂。他指出,灰霾天氣對呼吸系統的影響不容忽視。例如,美國、日本、丹麥等發達國家都進行了長達10到20年的持續觀察。據此,他們發現灰霾天氣會增加肺癌患者的死亡率。
然而,對于大氣污染程度與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之間的關系,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黨委副書記、胸外二科主任楊躍表示,國外已有多項研究表明,大氣污染程度與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密切相關。這一結論表明,大氣污染可能與肺癌的高發有關,而具體影響程度仍有待進一步研究。
近年來,大量研究發現大氣污染與肺癌發病和死亡風險密切相關。例如,美國研究發現,1立方米空氣中每增加10微克的顆粒,肺癌的死亡率就增加15%至27%;日本的研究數據是增加24%;丹麥的研究數據是增加18%。
鐘南山還指出,大氣污染程度與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密切相關。他指出,大氣污染可能對肺部和心臟系統造成傷害。然而,目前尚無確鑿的證據證明霧霾對肺癌的具體貢獻率,但霧霾對呼吸系統造成的損害是不容忽視的。
專家表示,霧霾中的污染物主要包括碳類物質、水溶性無機離子、金屬和類金屬、有機物四大類。這些污染物都可能對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造成損害。
此外,楊躍認為,吸煙率下降并不意味著肺癌發病率下降。他指出,廣州肺癌發病率的上升可能與煙草使用以及空氣污染等因素有關。
吳兌教授介紹,廣州市在上世紀六十年代,肺癌發病率為每10萬人7例,到2005年變為每10萬人70例。在此期間,整體吸煙率由40%左右下降到28%。
總的來說,盡管我國在應對和防范霧霾方面已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仍然存在一些難以忽視的擔憂。因此,我們需要繼續關注大氣污染與肺癌發病和死亡風險之間的關系,并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保障人們的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