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已經過去了大半年,由于疫情的影響,藥店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考驗。在這個特殊的時期,連鎖藥店必須重新審視自己的經營策略,以適應疫情對行業的影響。
在疫情期間,連鎖藥店的經營狀況值得復盤。根據瑞商網的數據,連鎖藥店的店均客流量較2019年下降明顯,減少了371個客流。這樣的沖擊對大型連鎖和小型連鎖都是明顯的。例如,百年老字號同仁堂在近期回復投資者時也提到公司下屬商業零售藥店客流量大幅下降。
導致連鎖藥店客流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樣的。一方面,由于疫情的影響,中醫坐堂無法進行。另一方面,O2O業務發展迅速,顧客更愿意在網上購藥。此外,各個年齡段客流均下降,其中老年人客流下降尤其明顯。
在藥店經營困難的情況下,多數藥店選擇了減少店員來維持成本。然而,藥店銷售品類也發生了變化。不再暢銷的藥品包括多數藥品、保健品的客流量下降,其中兒科、感冒、抗感染和解熱鎮痛類的客流下降明顯。在中藥成藥的品類中,政策的影響也不容忽視。
那么,連鎖藥店應該如何應對呢?除了賣藥,藥店還可以做些什么?上海第一醫藥商店在藥店內開設美妝區,吸引了大量女性顧客。北京同仁堂開設“知嘛健康”,店內賣起了養生咖啡。目前的趨勢是,連鎖藥店必須不斷突破,才能在零售藥店行業守住一席之地。